當碰到一個能「上癮」的東西時,就容易藉此來排遣心情,如果這個東西本身就有讓人上癮的設計,比如遊戲,甚至是更嚴重的毒品,那麼,人很容易就陷進去。
所以,解決「上癮」問題,要去追溯產生的源頭,然後從根本上去改變某些東西,那些「上癮」的行為,自然會減弱,直至消失。
另外還有一個技巧需要搭配使用,就是「替代」:用另一個「行為版本」,來替代當前的這個「上癮」行為。比如孩子沉迷於電動,家長可以多帶他去戶外,接觸更多好玩的東西;有菸癮的人想抽菸時,可以嚼個口香糖,或者索性出去健健身;熱衷於追劇、追網路小說的人,可以給自己安排更多的其他活動。
因為我們的大腦具有「可塑性」,當你習慣了另一個行為模式時,你會發現原先讓你「上癮」的東西,變得沒有那麼有吸引力了,你的生活也變得健康正向起來。
心理學家還有一個發現,當人和人處於一種陪伴、交流關係中時,「上癮」行為會自動被抑制。如果你一整天陪著他,和他交流,有很多的對話,一起做一些事情,他可能一整天都不會有「上癮」行為。
所以,如果你發現家人或朋友有某些不太健康的上癮行為,你想要幫助他,那麼,陪伴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順便發現令他上癮的原因)。
最後,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對於「玩手機」這件事,已經上癮了嗎?
本文出自三采文化《天上總會有雲,但你才是天空》一書

薑黃素不只抗發炎,還能預防癌變?研究:每天4克薑黃素,抑制大腸癌前期病變
子宮肌瘤會釀子宮內膜癌,非切不可?必知子宮肌瘤6大併發症,多吃花椰菜護肝
生薑不只驅寒暖胃,還能助減肥? 研究:每日攝取2克生薑粉,助減少內臟脂肪
長庚醫療榮獲衛福部社研卓越獎!以科研實力、人才深耕與公益使命奠定醫療典範
臺灣HIV感染者逾3萬6千人!終結愛滋不只靠藥物,醫病共享決策是HIV照護新潮流
心搏過緩治療新紀元!全台首度導入「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具3大突破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