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發現,當人處於陪伴、交流關係中,「上癮」行為會自動被抑制。一整天陪著他,他很可能不會有「上癮」行為。
你有「上癮」的愛好嗎?比如連日追劇不休息,刷臉書、刷抖音到頭昏眼花,看小說看到廢寢忘食……而當你在做這些事時,能覺察到自己「上癮」了嗎?
科學家發現,當一件事情能讓人「上癮」,往往是它會刺激大腦分泌出很多有正向激勵的物質,比如多巴胺、內啡肽等,會讓你感覺很好,從而堅持不斷地做下去,以獲得更多的此類獎勵。
「上癮」未必是壞事,比如你對某項技藝上癮,反覆練習,成為高手;或者堅持運動上癮,成為朋友圈的健身達人。但凡事都有限度,如果過度依賴這種「獎賞」,反而容易讓生活的其他方面失衡。
比如打電動遊戲這件事,因為它在設計時,已經把「上癮」機制考慮進去,所以是最容易讓人上癮的,也常常令很多家長苦惱,特別是在寒暑假,簡直沒辦法管孩子了。
之前還有一位朋友留言,說自己的男朋友也沉迷於遊戲,搞得工作也不放在心上,讓她非常苦惱。那麼對於此類不那麼正向的「上癮」,該怎麼來戒除呢?我覺得對於家人來說(男朋友也可以視為家人吧),有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從「陪伴」開始。
因為是家人,你可以跟他說:「我覺得你對某件東西上癮了,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所以我想和你一起,看看如何改掉這個習慣,可以嗎?」

薑黃素不只抗發炎,還能預防癌變?研究:每天4克薑黃素,抑制大腸癌前期病變
子宮肌瘤會釀子宮內膜癌,非切不可?必知子宮肌瘤6大併發症,多吃花椰菜護肝
生薑不只驅寒暖胃,還能助減肥? 研究:每日攝取2克生薑粉,助減少內臟脂肪
護理女神猝死,黃明志疑搜出「愛他死」!楊聰財醫師:「愛他死」4大致命風險
乾癬恐伴隨肥胖、三高成共病!減輕病友醫療與心理壓力,民團提3點籲放寬給付
每年逾6千人因肺阻塞奪命!「一分鐘登階358」自我檢測肺阻塞風險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