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逐渐转凉,时序入冬,正是心血管疾病好发的时间。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台湾人十大死因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分别是第二名的心脏疾病、第四名的脑血管疾病与第八名的高血压疾病,共占三位,不可谓不重要。而心脏疾病的大宗非心肌梗塞莫属。
冠状动脉专门供应心脏血流与氧气的血管。一般而言,大多数人的冠状动脉有3条(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别供应心脏3个不同的区域。冠状动脉自25-30岁之后,血管内壁都会逐渐因为脂肪斑块的沉积,失去弹性,甚至合并发炎反应与内膜增生,进一步造成动脉管腔的狭窄。这就是“动脉硬化”的过程。
尤其若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是抽烟的患者,动脉硬化的速度将会比一般人加快许多。最后,当血管管腔内狭窄到一定程度,供给的血流不足以供应心脏的需求(也就是不足以供应心脏耗氧量)时,就开始产生缺氧的现象。
当然,在静止休息状态下,心脏的耗氧量较低;反之,当处在剧烈的活动之下,心脏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心脏的耗氧量也会倍数增加。病人因为心脏缺氧产生的不适感,通常以胸闷、胸痛或是喘来表现,甚至痛觉常常转移到肩膀、脖子、下颚、牙齿或是左手臂,这就是典型的“心绞痛”。
慢性心绞痛起初可能是在剧烈运动下,病人才开始产生心绞痛,通常停止运动,心脏的耗氧量很快会趋缓,心绞痛也会随之改善。不过,随着狭窄程度的加剧,最严重者甚至在休息的状态下,也会感觉持续胸闷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