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除了可能吃进高热量,由于粽米或馅料,多半用高油拌炒过,也容易让人感觉腻。营养师建议,吃粽子最好搭配喝些汤品,不过别再吃贡丸、排骨等汤,应该选择高纤维、口味较清淡的食材,才能有效解腻、助消化。
鹿港基督教医院营养组组长陈纹慧表示,吃粽子是传统习俗,从健康观点来说,摄取应该控制份量,每餐别吃超过1颗;尤其是包蛋黄的粽子,最好每天别吃超过1颗,以免胆固醇超量。
3种高纤维汤品帮助解腻
不少人打开粽叶都会满手油腻,因为粽子的制作多半采高油,此外,陈纹慧营养师表示,粽子的馅料几乎提供纤维质,因此必须靠额外补充,比如另外烫一碗青菜来吃,或是透过喝高纤维的汤品来补充。
以下是3种常见的高纤维汤品:
1. 竹笋蛤仔汤:竹笋是当季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质以及维生素,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而帮助消化,且竹笋热量很低,吃多不会胖。蛤仔的油脂量也低,可增加汤品鲜味又不吃进太高油与热量,非常解腻。
2. 青菜豆腐汤:煮汤的青菜多以小白菜为首选,豆腐则可提供植物性蛋白质,也是热量低的解腻汤品。
3. 百菇汤:包括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等菇类都可以一起熬煮,菇类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是低脂高纤的健康食材,可促进消化与解腻。若要提升鲜味,也可以加入蛤仔来煮。
不建议搭含糖饮料或酸梅汁
若夏天感觉喝汤太热,想喝些凉一点的饮品,陈纹慧营养师表示,喝含糖饮料与酸梅汁都不建议,前者愈喝愈渴、后者纳量高容易水肿。
比较好的选择是喝现打蔬果汁,或是吃仙草、爱玉、芦荟,这类饮品可提供水溶性纤维,助于消化与解腻,不过要注意甜度别调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