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满,是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感到过分高兴和骄傲的心理状态,会使人满足于现状,丧失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心理学家认为,自满是对自身的认知不足所致,如果一个人能全面认识自己,就能克服自满情绪,这也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孩子身上的自满,一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一面,说明孩子已经认识并肯定了自身某方面的能力或长处,是自信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并不客观、理性,需要家长的疏导。
家长疏导孩子的自满情绪前,首先应该了解教育学上孩子自满的四个原因:
〔原因1〕对自我认识不足
孩子的自我意识存在模糊概念,不能正确区分别人的评价与自我实际水平之间的差异,盲目地满足于别人的评价中,仅意识到自身的美好而刻意忽略不足。孩子在自我认识这个方面出现偏差,便滋生了自满情绪。
〔原因2〕对事物和行为的本质缺乏认知
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孩子患上“短视”,只能肤浅或低层次地看待问题,缺乏深度,忽视问题的本质。
〔原因3〕缺乏目标
孩子缺乏清晰的奋斗目标,就容易丧失前进的动力,满足于现状;而缺乏具体的目标,会让孩子对自身的认识产生偏差,同样容易缺乏动力,变得自满。
〔原因4〕摆脱责任的“假自满”
为什么说这种自满是“假”的?因为这种自满是被环境逼出来的。前面提到,摆脱说谎需要“宽松”的家庭环境,避免“自满”同样也需要。那些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还有比我更差的孩子呢!这样想,代表孩子并不是真的自满,而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们在本能地自我保护。

太有自信,還是愛誇大?專家6招揪出原因
別被外在眼光擊敗!5大名人教妳找回自信
爸媽教養必知!這樣做建立孩子的自尊感
研究:逆轉糖尿病仍會「傷心」!周建安醫師:留意糖尿病前期5大警訊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不是過敏!蕁麻疹治療接軌國際,4家醫院成UCARE卓越中心
聰明測血糖,人生不慌糖!醫籲:連續血糖監測器掌握數據,控糖更有效率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