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如果只是壓制自己的情緒,通常很難持久。然而,如果我們從善良的心出發,自然而然地,就會替他人著想,不會隨意出口傷人。我們總是很容易看見別人的失敗、錯誤和缺點,而且忍不住… 詳全文 >
-
我們傾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並不只是傾聽而已。傾聽時,幾乎在所有狀況下,一個人的思考判斷也會隨著傾聽一起產生作用。有沒有「容身之處」的感覺,或許表示自己的思考判斷正在運作,產生「我可以待在這裡嗎… 詳全文 >
-
自滿,是對已經取得的成績感到過分高興和驕傲的心理狀態,會使人滿足於現狀,喪失求知的欲望和動力。心理學家認為,自滿是對自身的認知不足所致,如果一個人能全面認識自己,就能克服自滿情緒,這也是走向… 詳全文 >
-
孩子在老是被批評的環境中長大,會變得容易批評他人;愛抱怨的父母所養大的孩子,孩子也會把抱怨掛在嘴邊;被威脅與處罰所教養出來的孩子,會用學著用威脅、處罰來控制他人。 詳全文 >
-
父母在對孩子說話時要特別注意用詞,有時一些不經心的話語卻可能對孩子造成久遠的影響,而根據《Body Image》刊登英國艾希特大學醫學院的最新研究,母親所說出的負面詞句對孩子的影響甚至比父親… 詳全文 >
-
想像可以超越現實。任憑想像翱翔,心無界限。孩子的誇大或許也暗示著,他心裡有著這一份夢寐以求的甜美期待與想像。 詳全文 >
-
主流審美觀讓許多女性在受到拒絕或身陷困境時,很容易反過來質疑是否因為自己不夠好、不夠漂亮、不夠瘦;實際上,包含好萊塢女星、超模和世界級運動員在內,不少全球知名女性都曾因為身材、長相而遭逢輿論…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