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別忽略眼睛的健康,尤其是緊盯3C用眼過度,加上整天不正確佩戴口罩情況下,都可能使眼睛乾澀,出現乾眼症問題。眼科醫師提醒,四大高風險族群要注意四大常見症狀,才能遠離乾眼症風險。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眼科鄭惠川主任指出,乾眼症成因複雜,年齡、環境、疾病史都是危險因素,可歸納出乾眼症四大高風險族群,包括:3C產品重度使用者、65歲以上長者、停經後女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此外,長時間不正確佩戴口罩、長期配戴隱形眼鏡、雷射術後患者短期也較一般人容易引起乾眼症。
佩戴口罩未貼合鼻樑,恐增加淚液的蒸發,增加乾眼症風險
此外,受疫情影響,國人每天平均使用3C產品高達11至13小時,眨眼頻率降低。而長時間以不正確的方式佩戴口罩,導致口罩無法貼合鼻樑,呼吸氣流會向上流動通過眼球表面,增加淚液的蒸發,無形中增加了乾眼症風險。
乾眼症不只是症狀,而是一種需治療的疾病。長期忽視恐造成角膜病變、甚至視力受損,提醒民眾眼睛出現「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四大症狀,應盡速就醫。

打完疫苗,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D提升防護力!營養師教挑選3要訣
秋天為何皮膚乾燥搔癢、眼睛乾澀?中醫:秋燥皮膚保濕3要訣,多吃白木耳、梨子
自律神經失調10大高風險,中了嗎?10要訣遠離交感、副交感神經「翹翹板」失衡
代謝力差,小心疾病找上門!別犯3大代謝NG行為!啟動代謝力4大飲食原則
RSV對全齡威脅,恐釀呼吸道重症風險!醫籲:不僅左流右新,RSV疫苗+1
全台首例!「子宮轉置手術」為直腸癌女患者保留生育希望,成果登國際期刊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