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10/7 下午 06:43:11

别小看21天效应!转换行为,就能改变认知与情绪!

(關鍵字: 情緒 , 習慣 , 行為 , 改變 , 21天效應

琴馨不喜欢整理家务,因此家中一直很乱。家中的凌乱与不易找寻东西,让她觉得很烦躁,同时,她会批判自己,并对自己提不起劲来整理家务,觉得很自责、沮丧。

琴馨的情况,是一般人常见的自我矛盾,也就是理性头脑知道该做某事,但是,行为面却做不到。类似的情况,要治本解决问题,可以深入地探索内心问题的根源。但是,若不想深入地探究内心问题的根源,或是有探究的困难,仅想单纯克服缺乏行动力的障碍,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多想,就去做!或是,给自己一点勉强作为动力,就去做!

做的时候,先给予自己小目标,以避免内心对高难度目标所产生的自然抗拒。然后,做一点,就给自己肯定与鼓励。持续、重复地做,就能够达成目标,并渐渐内化成新习惯。

除了上述从行为面的改变之外,另一个方法是从认知面“接纳”自己的状态,不因自己的无动力而批判、自责,不陷入矛盾、烦躁、自责、沮丧等负面情绪,为自己的内在创造平静与平衡。当自己的内心平静、平衡、喜悦了,自然就会有自发性的动力。

当我们能够超越那个缺乏动力或自信的自己,而展现出具体的行动力(改变行为)时,将会对自己有好的评价,觉得自己有进步、很不错(改变认知),就会带来正向的情绪(改变情绪)。如此,就是透过改变行为,改变认知与情绪。

荣华失业之后想开出租车谋生,但是他担心开车时万一不小心撞到人,自己会无法承担后果。荣华的内心很矛盾、纠结。荣华对于开车的担心、恐惧,阻碍了他的行动。荣华失业之后,家中顿失经济来源,太太想当保母维持家中经济,荣华又觉得照顾别人的孩子责任重大,万一孩子发生什么事,恐怕承担不起。荣华也担心、恐惧出门会发生意外,开始足不出户。

类似荣华的情况,他的恐惧不安,出现在许多面向,最好可以深入地探索内心问题的根源,如此,才能够治本处理,并一并解决各面向的问题。但是,若不想深入地探究内心问题的根源,或是有探究的困难,仅想要克服开出租车谋生的恐惧障碍,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自己,“觉察”负面思想,“接纳”它,并“中止”它,进而“理解”它、“转化与超越”它。

要了解,恐惧是头脑制造出来的虚拟魔鬼!恐惧,只存在头脑的想象中,千万不要再去想那些头脑制造的虚拟魔鬼来吓自己!然后,不要多想,去采取行动!

以上述荣华被自己的恐惧思想困住的例子来说,他可以不断地给予自己肯定语,例如:我是安全的,我是受到保护与祝福的。如此,能够帮助自己安定心灵。然后,就去采取行动,试着去开车,先给予自己小目标,同时,开车时,专注地慢慢开。持续、重复地做,熟悉之后,就能够对自己的能力与安全有更多的信心。持续、重复地做,就能够达成目标,并渐渐内化成新习惯!

透过改变行为,认知与情绪所带来的障碍也会因此消失,因而产生适应性的认知与情绪。了解了上述的概念与具体的方法之后,你可以善加运用在自己身上,有效地帮助自己解决行为面障碍。你也可以延伸运用在帮助孩子、亲友与同事。

再者,如果你是个思虑太多,瞻前顾后,担心出错、失败,或是只有空想而欠缺行动力的人,那么,就让自己少一些思虑,多去做;如果你是个行动力很高,但欠缺思考的人,那么,就让自己放慢下来,不急着去做,多一些思考。我们需要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才能够自我超越,并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