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0/9/29 上午 10:12:26

多囊腎猝死風險高?一定會洗腎?腎臟內科醫師解答,做好5件事延緩惡化

(關鍵字: 高血壓 , 洗腎 , 腎功能 , 多囊腎 , 黃鴻升 , 小鬼 , 蔡萬全

多囊腎患者因腎臟內囊泡太大也可能因此使腎臟體積增加,壓迫腹腔中的其他臟器,引發腰痛、背部鈍痛、痠痛等不適。
多囊腎患者因腎臟內囊泡太大也可能因此使腎臟體積增加,壓迫腹腔中的其他臟器,引發腰痛、背部鈍痛、痠痛等不適。

●症狀1/泌尿道感染:當腎臟中的囊泡過多,囊泡內積聚過量的囊液,這些不流動的囊液就容易成為病菌滋生的溫床,增加泌尿道、腎臟感染反覆發生的機會。

●症狀2/腎結石、尿路結石:當腎臟組織無法啟動正常的代謝機制,將人體內多餘的礦物質代謝而出時,這些殘留在患者體內的尿酸、草酸鈣,便可能進一步沉澱形成結晶,在日積月累下演變成腎結石、尿路結石。

●症狀3/腰痛:腎臟內囊泡太大也可能因此使腎臟體積增加,壓迫腹腔中的其他臟器,引發腰痛、背部鈍痛、痠痛等不適。

●症狀4/血尿:一旦腎臟囊泡大到一定程度後不甚破裂,就可能導致血尿的發生。若未積極介入治療、控制其囊泡的增生速率,患者很容易就陷入腎衰竭(尿毒症),需要接受洗腎、腎臟移植的境地。

罹患多囊腎一定會洗腎嗎?醫師:高達50%病友走到洗腎一途

根據臨床統計,多囊腎病友有一半,也就是高達50%的機率走到洗腎(尿毒症)一途;且依照基因突變(缺陷)位置的不同,多囊腎又可分為第一型(多囊腎蛋白-1基因缺陷)及第二型(多囊腎蛋白-2基因缺陷)2大類型,兩者在腎功能退化速度上的進展也有一定差異:

●第一型缺陷:臨床上最常見,這類型的患者腎功能惡化速度較快,平均年齡50歲後,就可能有洗腎的必要。

●第二型缺陷:臨床上較少見、治療效果通常較好,因腎臟衰退速度較慢,故患者平均年齡70多歲才會走到洗腎階段。

至於絕大多數慢性腎臟病患者常出現的蛋白尿症狀,蔡萬全醫師表示,除非患者本身除多囊腎外同時合併有糖尿病問題,否則一般臨床上,多囊腎病友出現蛋白尿表現的機率相對來說是少許多的。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