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9/29 上午 10:12:26

多囊腎猝死風險高?一定會洗腎?腎臟內科醫師解答,做好5件事延緩惡化

(關鍵字: 高血壓 , 洗腎 , 腎功能 , 多囊腎 , 黃鴻升 , 小鬼 , 蔡萬全

國內知名藝人日前不幸因主動脈剝離驟逝一事,不僅令人不勝唏噓,也讓外界疑惑,為何正值壯年的他會發生這樣的憾事。關於此一疑問,外界多直指關鍵原因應和其所罹患的遺傳性疾病—「多囊腎」有關。但到底什麼是多囊腎?罹患多囊腎者,一定會走到洗腎一途嗎?是否猝死風險較常人來的高?就讓我們聽聽專業腎臟內科醫師怎麼說。

台灣多囊腎發生率:每1萬人中有1人,高達1/2機會遺傳給下一代

亞東紀念醫院腎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蔡萬全表示,多囊腎是一種自體顯性遺傳性疾病,主要成因為基因缺陷,腎小管細胞不斷異常增生、分泌大量的液體,導致腎臟產生大量囊泡,所引起的一種遺傳性腎臟病。當父母其中一方有這種基因缺陷時,就有高達1/2的機會遺傳給下一代,且男女罹患比例相當。

根據國際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全球每400~1000人中就有1人有多囊腎問題;而相較發生率較高的白人,台灣多囊腎的發生率,則約為每1萬人中有1人,且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在全國洗腎人口中,約有2%為多囊腎患者。

多囊腎又稱「泡泡腎」 囊泡變大、變多易損傷腎功能,出現4症狀要當心

但為什麼罹患多囊腎,會對人體健康帶來這麼嚴重的負面影響呢?蔡萬全醫師解釋,這是因為多囊腎患者受到先天基因缺陷影響,腎臟中的腎小管會不斷異常增生,並分泌大量的體液,使腎臟出現一顆又一顆大小不一的水泡導致,因此多囊腎在臨床又俗稱為「泡泡腎」。

而隨著患者年紀越來越大,腎臟裡的水泡組織也會越長越多、越變越大,逐漸地佔據其腎臟空間,使正常的腎臟組織被壓扁、失去其原有的功能,造成腎功能慢慢變差,進而引起下列症狀發生: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