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的血脂会促使动脉硬化、受伤,若再加上过高的体重会更研重的增加心脏及脑部血管的负担,进而造成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脑中风...等心脏及脑血管疾病。
肥胖与高血压
台湾心脏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引中定义,高血压以门诊坐姿测量之血压为诊断标准。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有高血压。但对于下列病患:冠心症、冠心症等危症(颈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周边动脉阻塞患者)、陈旧性脑中风、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者,收缩压超过1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80毫米汞柱,即可视为高血压。
目前医学上很多前瞻性观察均指出,体重增加者比维持体重不变者的血压更容易上升,而病患若体重减轻血压亦自然下降。其实这个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体重过重时,我们相对地心搏出量亦需要增加来维持日常活动,相对血压当然较高。在美国甚至有调查研究显示,肥胖者较瘦者有六倍多高血压的风险,也有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每减少1公斤体重,血压值也会跟着下降1毫米汞柱,等于透过减肥瘦身,可以同步远离肥胖与高血压带来的恐怖健康威胁。
代谢症候群
腹部肥胖、血压高、饭前血糖偏高、三酸甘油脂高、高密度胆固醇偏低,并列为代谢症侯群的诊断标准,若是上述五项有三项或超过三项异常,就属于代谢症侯群。有代谢症侯群的人,其未来罹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脏病及脑中风的机率,分别为一般人的六倍、四倍、三倍及二倍。
所有我们平时常听到的慢性疾病几乎都跟肥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越来越多的研究都指出肥胖与各种恶性肿瘤也有关联性。而肥胖其实就是因为热量摄取过多、消耗太少,导致热量累积造成脂肪堆积。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肥胖的问题,接着开始注意食物热量的摄取,搭配多多运动消耗热量,就能保持合宜的体重,大大的降低罹患上述疾病的风险。
参考资料:
1.台湾卫生福利部“国健署”
2.台湾心脏学会
3.台湾内分泌暨糖尿病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