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料理中大蒜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西晋文学家张华(公元232年至公元300年)在《博物志》中道:“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原书现已散佚,现在遗留下来的,多半是后人将分散在其他的史籍里的记载,编辑在一起的内容。北魏名著《齐民要术》也引用了这段记述,也就是说,至少在《齐民要术》出现时,约公元六世纪中叶左右,许多人已经知道大蒜了。
晋惠帝(公元290年至公元306年在位)的太傅(行政三首长之一)崔豹,在《古今注》中也写道:“胡国有蒜,十许子共为一株,箨(音同‘拓’)幕裹之,名为胡蒜,尤辛于小蒜,俗人亦呼之为大蒜。”(胡国有蒜,十个小球形成一个。外表由两层皮包着,称为胡蒜,比小蒜辣,一般人称为大蒜。)从这些线索来看,六朝时普遍认定,大蒜是从西域传来的。
然而,虽然大蒜很早就传入中国,却没有在一开始就成为炒菜的香料。因为,在这之前中国有称为小蒜(百合科)的香料,所以大蒜(葱科)一开始并没有赢得中国人的喜爱。直到后来异族料理在中原流行了起来,大蒜才终于在中国料理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促使中国开始大量种植大蒜,至此渐渐成为中国菜不可或缺的配料(蒜炒腊肉,是用大蒜的苗)。
一开始,大蒜和胡椒都只用在外族的料理上,但后来渐渐普及到其他的中国菜中,比方说在《齐民要术》提到“八和”这种配方,是将八种佐料混合制成的调味料,就包含了大蒜,也是“脍”(以醋为基底,用来拌生食的酱)的一种,当时主要用来搭配鱼料理;“作猪肉酢法”中,也出现叫做“蒜”的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