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12/28 下午 05:35:50

代謝症候群莫宰羊?致命風險悄悄上身

(關鍵字: 祝年豐 , 減重 , 代謝症候群

國民健康局今年6月公布十大死因,其中代謝症候群衍生的疾病從去年的4成攀升至5成,高血壓重回第9名的警訊之列,專家醫師都認為,儘管代謝症候群不是病,未來恐引發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腦中風機率,卻高達2~6倍;腰粗1公分,罹患小中風的機率也提高2~20%。調查卻發現,5個縣市的民眾普遍對於「代謝症候群」,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根據千禧之愛基金會公布一份「2011年代謝症候群認知調查」顯示,衛生署公布十大死因中代謝症候群衍生的疾病好發地區,又以花蓮縣、台東縣、南投縣、嘉義縣、苗栗縣為甚,死亡風險為大台北地區的兩倍。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孫璐西指出,研究更發現,這5個縣有超過5成(53.2%)民眾未聽過健康腰圍宣導,僅1成4能回答健康腰圍的標準。

這項地區性的社會流行病學的調查反映出,花東地區因地處偏遠、資訊較落後,因代謝症候群衍生國人十大死因疾病的風險,位居一、二位,調查也發現,這5縣市有近4成量血壓的比率較高,其他如腰圍、體脂肪比率僅約各2成。有6成對於代謝症候群和健康腰圍認知不足。

台北醫學大學署立雙和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祝年豐表示,肥胖在代謝症候群中扮演角色很重要,從體重、BMI值、體脂肪、腰圍,甚至體內脂肪都可以測量,但其中腰圍的測量最簡單、能統一,腰圍不會忽大忽小,因此訂出男性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就應該檢測自己是否代謝症候群已上身。

雖然代謝症候群不是病,但卻可能成為引發心血管疾病的致命風險。
雖然代謝症候群不是病,但卻可能成為引發心血管疾病的致命風險。

他表示,糖尿病和高血壓其實都與代謝症候群的關聯不可分,糖尿病患者約有8、9成,高血壓患者則至少5成,都與代謝症候群脫不了關係,臨床上他也發現不少患者有錯誤認知,包括以為不吃糖就不會血糖超標、每日五蔬果卻成五果零蔬、誤認血壓降低就可以停藥等。

日常生活中,除血壓、血糖、血脂「三高」應控制,腰圍健康更應留意,祝年豐提醒,民眾應掌握健康生活飲食對策,低脂高纖多蔬果、少油少鹽少糖的烹調原則,分段做、累計算,每天達到30分鐘的運動量,就能遠離代謝症候群。

為健康 “讚” 出來!快按讚加入《華人健康網》!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