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健康局今年6月公布十大死因,其中代谢症候群衍生的疾病从去年的4成攀升至5成,高血压重回第9名的警讯之列,专家医师都认为,尽管代谢症候群不是病,未来恐引发罹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及脑中风机率,却高达2~6倍;腰粗1公分,罹患小中风的机率也提高2~20%。调查却发现,5个县市的民众普遍对于「代谢症候群」,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根据千禧之爱基金会公布一份「2011年代谢症候群认知调查」显示,卫生署公布十大死因中代谢症候群衍生的疾病好发地区,又以花莲县、台东县、南投县、嘉义县、苗栗县为甚,死亡风险为大台北地区的两倍。千禧之爱健康基金会董事长孙璐西指出,研究更发现,这5个县有超过5成(53.2%)民众未听过健康腰围宣导,仅1成4能回答健康腰围的标准。
这项地区性的社会流行病学的调查反映出,花东地区因地处偏远、资讯较落后,因代谢症候群衍生国人十大死因疾病的风险,位居一、二位,调查也发现,这5县市有近4成量血压的比率较高,其他如腰围、体脂肪比率仅约各2成。有6成对于代谢症候群和健康腰围认知不足。
台北医学大学署立双和医院社区医学部主任祝年丰表示,肥胖在代谢症候群中扮演角色很重要,从体重、BMI值、体脂肪、腰围,甚至体内脂肪都可以测量,但其中腰围的测量最简单、能统一,腰围不会忽大忽小,因此订出男性超过90公分、女性超过80公分,就应该检测自己是否代谢症候群已上身。
他表示,糖尿病和高血压其实都与代谢症候群的关联不可分,糖尿病患者约有8、9成,高血压患者则至少5成,都与代谢症候群脱不了关系,临床上他也发现不少患者有错误认知,包括以为不吃糖就不会血糖超标、每日五蔬果却成五果零蔬、误认血压降低就可以停药等。
日常生活中,除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应控制,腰围健康更应留意,祝年丰提醒,民众应掌握健康生活饮食对策,低脂高纤多蔬果、少油少盐少糖的烹调原则,分段做、累计算,每天达到30分钟的运动量,就能远离代谢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