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9/4 下午 09:00:55

孩童爱吃鲜艳糖果 人工色素多易过动

(关键字: 注意力不集中 , 防腐剂 , 人工色素 , ADHD , 过动症 , 食品药物管理署 , 杨琼璎

糖果的甜蜜诱惑,总让小朋友们招架不住,但吃太多除了热量过高,还可能令孩童出现过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据英国研究发现,食品中的添加物如防腐剂(苯甲酸盐)或是人工色素,都会引起孩童的过动及注意力不集中。而在台湾这些添加物于零食、含糖饮料、糖果、冰品、果汁中相当常见!

研究:食品添加物导致孩童过动

据2007年11月的知名期刊《刺胳针》(Lancet)中英国学者马肯(McCann D)教授研究指出,食品中的添加物如防腐剂(苯甲酸盐)或是人工色素,都会引起孩童的过动及注意力不集中。

研究中计有153位的3岁孩童、144位8~9岁的孩童参与,研究设计为双盲性、有安慰剂、交叉的临床试验。首先准备3种饮料,包括安慰剂、含有防腐剂(苯甲酸盐)及其他两种人工色素的饮料、与含有防腐剂(苯甲酸盐)及另两种人工色素的饮料,分组提供给孩童饮用。

饮料在外观、味道上均无法分辨异状,受试者平均喝掉85%,饮用后由学者、孩童的老师、父母及8~9岁的孩童朋友,分别使用过动量表(global hyperactivity aggregate,GHK)加以评分,最后使用电脑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不管是3岁或8~9岁的孩童,防腐剂(苯甲酸盐)及人工色素都会引起过动及注意力不集中。马肯教授进一步指出,实验的人工色素包括黄色4号、5号及红色6号、40号。

专家:包装应加注警语

对于食品添加物对孩童造成的危害,立委杨琼璎会同台湾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吴家诚等专家,召开记者会呼吁政府应在食品包装上明确标示警语,让民众将这些零食、含糖饮料、糖果、冰品、果汁吃下肚前,知道可能带来的危害。

台师大化学系教授吴家诚指出,政府可参考欧盟做法,在食品包装明确标示可能对儿童造成的影响,让家长可自行研判人工添加物的利弊,另外,政府应带头制定「危险代号」,将专有名词整合成代码,于网路上注明食用该添加物代码后会带来的影响,供民众查询。

对此,食品药物管理署指出,市面上食品添加物一定经过审慎评估,至于标示警语的建议,未来只要有明确危害事证,政府即可要求厂商加注警语。

★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7/15252)

孩童吃太多糖果,除了容易發胖,內含的人工色素恐引發過動、注意力不集中。
孩童吃太多糖果,除了容易发胖,内含的人工色素恐引发过动、注意力不集中。
專家帶頭呼籲政府應比照歐盟,在糖果零食中加註人工色素有害的警語。(華人健康網資料照片)
专家带头呼吁政府应比照欧盟,在糖果零食中加注人工色素有害的警语。(华人健康网资料照片)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