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5/8/13 下午 07:17:35

过劳透支健康?放松启动自愈力

(關鍵字: 代謝 , 健康 , 壓力 , 毒素 , 過勞

听过这么一则发人省思的故事,可口可乐总裁迪森(Brian Dyson)曾在大学生的毕业典礼致词时提醒大家:“生活就如同一项掷球活动,你的双手必须轮流抛掷‘工作’、‘家庭’、‘健康’、‘朋友’与‘精神生活’五颗球,而且不可以让任何一颗球落地。你将很快发现:工作是一颗橡皮球,如果它掉下去,会再弹回来;而其他四颗球,‘家庭’、‘健康’、‘朋友’与‘精神生活’是玻璃做的,如果你让任何一颗球落下,它会磨损、甚至粉碎,将不会再和从前一样。”

我有几位患者是炙手可热的高科技人才,顶着科技菁英的光环,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与无奈。据他们透露,周遭的同事们都很清楚自己是在“搏命”,很多人抱持着“趁年轻多拼几年,先赚够了股票再说”的想法,却发现这是一条“不归路”,愈投入工作就愈透支健康,一旦在生命的黄金时期过度压榨身心,与健康擦身而过,日后即使花费再多的心力和金钱,也很难让昨日重现,千金难买早知道,赚到的股票红利别说要养老了,连养病都不够;更可怕的是“壮志未酬身先死”,还没达成目标就累死在职场上。

现代人对健康的态度就好像消费习惯一样,很多人喜欢使用信用卡,甚至还有预借现金的服务,不管自己有多少存款,先用了再说,反正日后有钱再还就好了,顶多付一些利息。然而健康的筹码,岂能无限制的预支?它所必须付出的高额本金和利息是你无法想象的,甚至会让你整个身心破产。

吴博士的自愈力密码

疾病其实是身心长期失衡的结果,你学会正确尊重自己的身体了吗?你知道“休闲”对生命的意义吗?你知道健康是无价吗?你知道生命是有限,而你这么努力,满意现在的生活质量吗?生活难道只有工作吗?你投资过健康吗?事业上的成就就是生命的全部吗?

当你关心银行对账单中的投资股票或基金的净值时,是否曾想过自己的“健康基金”净值是多少呢?当你在意存折中的存款时,是否计算过你的“健康存折”余额是多少?当你注意股票涨跌趋势时,可否盘算过你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投资了多少?

本文出自人类智库《启动体内神医自愈力》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