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藝人高以翔在中國錄製真人實境節目《追我吧》時,經過長達17小時運動後坐在路邊休息時,突然倒地猝死。在台灣,類似的路跑猝死悲劇同樣時有所聞。不僅是跑步,不同的運動形式例如騎腳踏車、馬拉松、游泳、滑雪、跳舞、球類運動,甚至性行為,都可能如高以翔般造成心源性猝死,其中又以中年族群最多。如果不常運動的人能在運動前先測試心肺功能,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就能運動得更安心。
「心肺功能」,指的是人體心臟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氣的能力,若是心肺功能良好,如此一來,反應出身體主要機能都能健康運作,從而可推斷個人運動時心肺耐力較好,且可能罹患如心血管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機率較低。
■高強度以下運動不須評估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所謂「規律運動」的定義是在過去3個月內、每週3次、從事每次30分鐘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呼吸明顯上升的「中強度運動」,但平時沒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如果沒有任何心血管、代謝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疾病的病史,也沒有不舒服的症狀,那在做高強度以下運動時,不需要醫師評估。
但如果平時沒有規律運動習慣,卻有心血管、代謝疾病、腎臟疾病等任一種,無論有沒有出現症狀,要做運動前都應該先經過擅長運動風險評估的醫師評估。在台灣,可以尋求具備心肺復健專長或運動專長的復健科醫師,或具有運動處方認證資格的醫師評估後,再循序漸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