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王女士于2年多前停经,但这2个月开始阴道出血,让她以为月经又来了,所以并不以为意;直到出血的情形越来越严重,她感觉不对劲,于是前往医院就诊。医师透过超音波检查发现,她的子宫内膜厚度达1.5公分,之后进行子宫内膜切片,化验结果呈现恶性,就是所谓的子宫内膜癌。
停经后的出血要注意
之后在进一步安排电脑断层以及核磁共振检查,最终判定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在医师的建议之下,王女士接受了微创手术合并前哨淋巴结切片技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的病理报告确认为第一期子宫内膜癌,后续追踪也很顺利,并没有出现淋巴水肿等后遗症。
国泰综合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黄家彦指出,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子宫异常出血及停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危险因子有初经早、停经晚、未曾生育、肥胖、糖尿病、乳癌患者接受Tamoxifen治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因此,停经之后的出血绝对不能等闲视之,建议必须由妇产科医师检查,排除恶性子宫颈癌或是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
子宫内膜厚度不应超过0.5公分
女性停经后的子宫内膜在超音波下不应该超过0.5公分,如果内膜大于0.5公分,再加上病患有异常出血的情形,一定要进一步接受子宫内膜切片或刮搔手术,来确定子宫内膜是否有病变。
黄家彦表示,子宫内膜癌经由诊断之后,建议必须接受进一步检查,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并排除肿瘤转移的可能性。除了常规的抽血及肺部X光检查之外,还需接受电脑断层及核磁共振检查。
多数的子宫内膜癌是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