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
暴食指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在饥饿状态下暴食,会引发「急性胃扩张」。人的胃容量约为五百毫升。在饥饿状态下,胃会收缩,容量仅为五十毫升左右。
如果在饥饿状态下突然摄入大量食物,会导致胃壁平滑肌瞬间被牵拉过度,降低其回缩能力。平滑肌回缩能力降低或暂时丧失,会导致胃壁麻痹,造成胃部无法正常蠕动。大量食物堆积在胃内,胃却没有办法正常运作,就会出现胃胀、胃痛、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引发「急性胃扩张」。
饥饿时的胃痛
会在饥饿时感到胃痛、有烧灼感,但稍微吃些东西后,胃痛症状就会马上缓解。其实,这种饥饿性胃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罹患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经常在饭前发作胃痛,半夜也常因胃部空虚而疼痛。
饥饿时,胃内分泌大量胃液,但没有食物与其混合,致使十二指肠发生溃疡,引起「胃痛」。此时如果使用制酸剂,可中和胃内的胃酸,减轻对溃疡面的刺激,缓解胃痛等不适症状。如患者经常胃痛且必须吃东西才能缓解时,就可能是罹患了十二指肠溃疡。
饭后散步引起胃胀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因此许多人经常在饭后散步。其实,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饭后大量食物进入胃部,在消化、吸收食物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血液和能量来辅助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于是,身体会调配大量血液到胃部支援。
饭后散步会增加人体的活动量,使大量血液消耗在肢体运动上,从而导致胃部供血不足。饭后散步易使胃蠕动减缓,导致胃功能紊乱,甚至引发胃胀、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本文出自世茂出版《胃也可以很舒服:药物、按摩、饮食、运动,自疗养胃实践书》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