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讲究健康,就连面包也逐渐趋向「全谷」或「全麦」的诉求,以增加膳食纤维量,但也有人认为全谷面包又硬又干而不愿尝试。不过,台北东区捷运地下街于今18日有场「全谷面包达人PK赛」,共展出24项色、香、味俱全的创意全谷面包,吸引现场民众疯狂试吃。(影音/摄影记者黄志文)
董氏基金会营养组主任许惠玉表示,3年前国人食用全谷类面包的比例不到1%,主要原因在于全麦面包制作不易,容易因全谷粉中的麸皮切断面团筋性,使面团不易膨发;胚芽难以储存;且全谷比例较高的面包,口感较硬,与国人偏好的松软口味不同。随着面包师傅的不断研发,目前国人食用全谷面包的比例已趋近10%,但仍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
为了鼓励业者多研发健康、美味的全谷面包,让消费者于有更多的购买选择,董氏基金会在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指导下,首次举办「全谷面包达人PK赛」,召集全国烘焙好手挑战创作符合「全谷比例51%」和「少油糖盐」原则的全谷面包,并从104个报名作品中,经二阶段审核挑选出24款进入决赛,最后于今18日下午选出前3名和最佳人气得奖作品。
得到金奖的是「向阳房」烘焙师傅杨智伟所研发制作的「全谷焦香芒果面包」;银奖为「味珍西点蛋糕」面包师傅张世彬所创作的「全麦乡台湾芒果面包」;铜奖是由五星级饭店主厨宫钦赐制作的「全裸麦粉」面包。另外,还有2款面包获得最佳人气奖,分别为「香榭烘培坊」面包师傅吕奇峰所制作的「枸杞乳酪全麦棒」,以及「Cosily队」张志宏研发的「全麦大地」面包。
行政院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食品组简任技正王慧英表示,根据卫生署公布的饮食指南,建议国人每日应摄取1至4碗根茎类和谷物,且依据「全谷产品宣称及标示原则」,全谷类商品需含有51%以上胚芽、胚皮和胚乳的全谷含量,才能以「全」或「糙」字命名;如果少于51%,则只能以「部分原料使用全谷配方」做为标示。
不过,对于全谷类商品应符合51%全谷含量的标示部分,目前尚无相关法令可管。王慧英指出,目前已委托董氏基金会着手研拟全谷类产品标示和查核的制度规划,未来将制订法令对业者予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