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9/14 下午 04:44:54

失智症可逆吗?新药救星露曙光!名医:年轻人远离肥胖、三高,十要诀预防

(关键字: 三高 , 肥胖 , 失智症 , 新药 , 阿兹海默症 , 地中海饮食 , 黄彦翔

失智症海啸来了!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失智症比例也愈来愈多,根据全球失智症报告,全世界每3秒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美国总总雷根、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铁娘子,两人都是失智症患者,只是两人的病因有一点不一样。而台湾失智人口成长快速,大于65岁老人发生比率约8%,80岁以上老人约20%,将近每5人有1人患有失智症,民国108年底台湾失智患者已经超过29万人,尤其年轻人也不可轻忽!失智症有10大警讯,包括三高、肥胖都是高风险族群,失智症最担心走上失忆、失能、死亡三部曲。来听听名医教大家揪出失智症10大征兆,分享失智症新药救星,为患者带来一线新曙光,以及教大家如何预防失智症,找回被遗忘的时光!

【失智症成因知多少】

失智症的成因到底是什么?谈到失智症,常被形容成「脑海中的橡皮擦」,为什么呢?亚东医院一般神经科主任黄彦翔医师表示,失智症是认知功能的影响,认知功能包涵很多,包括所有大脑的功能,如记忆、计算能力、判断力、逻辑能力、定向感、空间感都是。提到失智症直觉都会想到与记忆有关,所以有一句话形容失智症─「记忆的橡皮擦」。而失智症也与神经退化有关,年纪愈大风险愈高,年龄即是一个很大的危险因子。失智症是很多疾病的总称,是一个「失智症症候群」,目前最常见的是阿兹海默症,表现会以记忆力开始出现问题。

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黃彥翔醫師分享失智症預防方法。(攝影、影音/鄭名峻、江旻駿、宋美瑤)
亚东医院一般神经科主任黄彦翔医师分享失智症预防方法。(摄影、影音/郑名峻、江旻骏、宋美瑶)

不过,对于记忆力大家容易有一个误解,以阿兹海默症的老人来说,可能在初期日常生活功能完全看不出来,甚至旁人质疑他的记忆功能,他会回答:「我的记性很好。我十年前的事情都还记得…」其实,阿兹海默症患者是近期记忆不行,但是远期的记忆很清楚。因为近期记忆有问题,功能有缺损,就会造成日常生活出现困难。事实上,掌管近期记忆的是海马回,当海马回有缺损,脑部就会出现近期记忆的缺损。

失智症的成因除了与神经退化有关,也和脑中风有关,在分类当中有血管型失智症,就是与脑部血管有关,即使没有中风过,如果有三高包括高血糖、高血压与高血脂的人要小心,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都要注意失智症隐藏风险。

【失智症的分类】

失智症分为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可逆性失智症仅5~10%,不可逆性包括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与混合型失智症。大部分病人均属于退化性失智症,最常见的是阿兹海默型失智症,约占60~70%。退化性失智症还包括额颞叶型失智症及路易氏体失智症均属之。

一、可逆性失智症:

常见的有忧郁症(假性失智症)、脑瘤、脑炎、药物与酒精影响、甲状腺机能异常、慢性硬脑膜下积水等,如及早发现,通常是可治愈的。

二、不可逆性失智症:

a.退化性失智症:包括最常见的阿兹海默型失智症,约占70%。阿兹海默症初期,是以掌管记忆的海马回,以及掌管人格特质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发生病变退化。记忆力衰退在阿兹海默症患病初期最为明显,病人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辨认均出现问题。患者近期记忆有缺损,表现出最多的症状是会重覆问相同的问题、重覆买相同的东西、约会时间会忘记,对金钱的决定(老人家被诈骗金钱的社会事件),对正常事情的判断力出问题,日常生活用具忘记如何使用(如开锁、瓦斯炉、手机),到后期有定向感问题(出门迷路),以及精神症状(性格改变暴燥、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猜疑)这是最折磨家人的,甚至会引起纠纷。

退化性失智症还包括:额颞叶型失智症、路易氏体失智症、亨廷顿氏症等。额颞叶型失智症以侵犯脑部额叶及颞叶为主,早期出现人格变化跟语言问题,以及行为失控;路易氏体失智症初期有比较明显的精神症状,可能伴随着身体僵硬、手抖、走路不稳、重复且无法解释的跌倒现象。

b.血管性失智症:是由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失智症,是造成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约占20~25%,包括脑中风、头部外伤及慢性脑血管病变,因脑部血液循环不良,脑细胞死亡而造成智力减退。这类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或糖尿病病史。

c.混合型失智症:主要以阿兹海默症合并血管性失智症,这是较难诊断与治疗的类型。

【揪出失智症10大警讯症状】

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提醒,如果出现以下失智症10大症状,请及早就医:

1.记忆力减退到影响生活

2.计画事情或解决问题有困难

3.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事物

4.对时间地点感到混淆

5.理解视觉影响和空间的关系有困难

6.言语表达或书写出现困难

7.东西摆放错乱且失去回头寻找的能力

8.判断力变查获减弱

9.从职场或社交活动中退出

10.情绪和个性的改变

【失智症诊断检测方法】

如何及早透过检测揪出失智症呢?黄彦翔主任表示,及如果有怀疑,最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介入对失智症病人与家人都是好的。目前有配合社区计划帮老人家筛检。有鉴于大于65岁的老人发生失智症比率约8%,80岁以上可能达到20%,因此及早检测有助及早发现。现在常用简易的「AD8检测」,就是失智症十大警讯当中的一些症状,如果超过2项确实有符合症状,就会建议到医院做专业检测。

专业检测在诊断上相当重要,因为在失智症的症状中,有一些少数可能可以逆转回来,有一些类似失智症的症状的疾病像是甲状腺功能低下、电解质不平衡的问题,或脑部(病毒)感染、水脑症、脑外伤、脑积水、脑肿瘤,这些疾病的病程如果慢慢发展,在家人看起来就像是失智症一样,会慢慢退化。尤其像脑肿瘤在体内慢慢生长,身体可能适应的很好,有时要肿瘤长到很大才会被发现。而临床上大家一般担心头痛是长脑肿瘤,事实上,脑肿瘤一般很少以头痛表现,倒是有时发现认知功能下降检查,才发现是脑部长肿瘤。还有缺乏营养的问题,例如缺乏维生素B12与叶酸,治疗时可以补充,或是脑部积水做手术处理,可以改善失智症的症状,这些都是可以逆转回来的。

除了「AD-8检测」之外,另外还包括神经性的测验,会更详细评估心理,包括情绪忧郁与认知功能检测(评估计算力、判断力、定向感等),可以让我们对脑部认知功能有初步的概念。

黄彦翔主任表示,失智症检测价值不在于了解失智症属于哪一型,真正价值是做AD-8筛检、神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之后,可排除能逆转治愈的疾病。最广泛都需要做的是头部电脑断层与核磁共振,在诊断也很重要,要排除其他颅内病灶,像是水脑症或脑肿瘤,并评估脑部萎缩情形。由于核磁共振或电脑断层算是脑部结构的检查,检查有无病变或萎缩;但是功能性的检查就要藉由核子医学检查。广义来说,包括类淀粉蛋白正子造影、脑部血流灌注扫描、碘-123 MIBG都是核子医学检测,透过不同的分子标记,试图去看脑部有什么缺失,都属于一种辅助诊断工具。

类淀粉蛋白正子造影属于生物标记,藉由核子的标记,看脑部是否有不正常的毒性蛋白的堆积。因为目前了解阿兹海默症最相关的毒性蛋白即是类淀粉蛋白的沉积,因为在一般电脑断层与核磁共振是看不到的,所以要透过核子医学的生物标记才看得到,观察脑部类淀粉蛋白的比例有多少。

有人会问,做了这个检查,是否就一劳永逸解决答案了?事实上,目前发展还无法一刀两断说是或不是,因为确实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即使做了类淀粉蛋白正子造影,也发现脑部有沉积,可是不见得有失智症的症状。所以,目前这一些诊断工具都是一种辅助功用,健保无给付,也无法判断出阿兹海默症属于哪一期。只能说发现有类淀粉蛋白堆积,罹患阿兹海默症比例比较高。目前医学研究逐渐趋向认为类淀粉蛋白沉积,也不是发生阿兹海默症的唯一原因,是否有其他原因还不知道,但是仍然可以有所掌握与预防。

【失智症诊断方法】

1.AD-8筛检:

即AD-8量表,提供极早期失智症筛检,最主要包含阿兹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等较常见的疾病症状。十大警讯当中症状如果超过2项有符合的话,就会建议到医院做专业检测。

2.神经学检查:

神经性的测验更详细评估心理,包括情绪、忧郁与认知功能检测(包括计算力、判断力、定向感等),可以对脑部认知功能有初步的概念。

3.脑部影像学检查:

最广泛都需要做的是头部电脑断层与核磁共振,在诊断也很重要,要排除其他颅内病灶,像是水脑症或脑肿瘤,并评估脑部萎缩情形。

4.类淀粉蛋白正子造影:

属于核子医学生物标记,看脑部是否有不正常的毒性蛋白堆积。阿兹海默症最相关的毒性蛋白即是类淀粉蛋白的沉积,可以看脑部类淀粉蛋白的比例有多少。

5.脑部血流灌注扫描:

从日本引进,也是属于核子医学,可以检测脑部代谢的情况,也是辅助诊断的工具。

6.碘-123 MIBG:

与正肾上腺素(NA)相似,利用碘-123 MIBG心/纵膈腔的比值,可鉴别失智患者是否为路易斯体失智及巴金森症失智,有别于阿兹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提供临床诊断。

【失智症高风险族群】

谁有较高机会罹患失智症呢?失智症的高风险族群主要包括遗传,尤其是年轻型失智,有一部电影片名是「我想念我自己」,得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剧情就是谈年轻型失智症,不幸的是,年轻型失智症遗传可能性很大。台湾轻微认知障碍者约60万人,其中约1万4千多人属年轻型失智症。阿兹海默症好发年龄大约是60、65岁以上老年型,但是如果发病是在40、50岁,这种遗传的比例会相当高,有这种倾向建议要及早做遗传谘询。体显性遗传,下一代可能有一半机率会遗传到失智症。

另外,「三高」是所有失智症的危险因子,年轻时就要有警觉,控制好三高问题,不但有助预防失智症,对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中风等,都有预防效果。以及种族也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亚洲人统计起来,心血管与脑血管的危险因子与西方人都是大血管开始硬化不太一样,主要包括颈动脉、主动脉阻塞;亚洲人血管开始硬化多为小血管疾病为主,即脑部比较细小的血管,像脑中风,而脑中风的原因也是以颅内血管狭窄居多。

还有女生比男生罹患失智症风险高一点,但是也不是绝对,是统计出来的数字。因为女生比较长寿,活得比较老,得到机率也相对高。另外,有甲状腺亢进、头部曾经受到外伤、肥胖体重过重、暴露于环境污染、烟害、空污PM2.5、重金属与抽菸,都会增加动脉硬化机率,以及缺乏维生素B12及叶酸等,也可能会是失智症的风险因子。

【失智症并发症】

失智症的并发症,最主要还是来自于这个疾病病程的演进,往往无奈走上「失忆、失能、死亡三部曲」!科学界还没有一个很有效能完整阻挡此疾病病程的治疗方法,一旦确定有失智症的情况,预期可能病人未来8~10年或15年都在病程中。对于病程的演变,从诊断出来家人都要有心理准备,这是漫长的过程,记忆与神经功能会随着时间慢慢退化。一般在初期可能并发症不会太多,但是到中期之后,就可能合并一些精神行为症状,通常这也是家人照顾上最辛苦的时刻,要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辛劳,还有心理上的煎熬。当了解患者有这一些症状,就能比较坦然面对接受,并且在照顾上也不会造成心理负面想法。

失智症很多并发症来自晚期失智症,往往因为失能使生活受限影响,包括小便功能问题如尿失禁、行走问题,甚至需要卧床,还有吞咽困难,到后期家属也会煎熬到底要不要帮患者插鼻胃管等,需要做一些决断。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如果病人慢慢已经到晚期,要不要插鼻胃管还是因人而异。只是大概建议,如果病人已经走到后期,到生命危急的情况,会建议家人让病人接受安宁照护。学会如何跟病人说再见,最后一哩路如何陪伴让患者安心离开,是很重要的课题。

●严重丧失记忆

失智症患者(阿兹海默症)进入晚期阶段,大多已经严重丧失记忆,仅剩残余的片段记忆,几乎完全丧失认知,除了认不得亲人,甚至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难以做言语表达和沟通。

●精神行为症状

失智症患者到了中期之后,就可能合并一些精神行为症状,像是妄想、猜疑等心理,通常这也是家人照顾上最辛苦的时刻,要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辛劳,还有心理上的煎熬。

●器官功能退化

晚期失智症患者器官功能退化,包括小便功能如尿失禁、行走问题,甚至需要卧床,还有吞咽困难。到后期家属也会煎熬到底要不要为患者插鼻胃管等,需要做一些决断。

●失能长期卧床

失智症患者一旦失去行为及自我照顾能力,需要长期卧床、坐在轮椅上,就必需靠他人协助日常生活。需注意翻身不足恐造成褥疮,也可能引发败血症,所以要定时帮他们翻身移位。

●生命危急情况

如果失智症患者已经走到后期,几乎面临生命危急的情况,会建议家人让病人接受安宁照护。学会如何跟病人说再见,如何陪伴患者走完「人生最后一哩路」,让他安心离开。

【失智症的治疗】

透过治疗可增进失智症患者生活品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症状,减轻照顾者负担。黄彦翔主任表示,药物治疗失智症没有完全阻断的效果,但是,目前比较有证据的药物都是在延缓病程,无法返老还童,临床院所都有在使用,可以谘询医师。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已经有新疗法,今年2021年6月美国FDA核准可以使用,适用于阿兹海默症患者,针对脑部类淀粉沈积的蛋白清除,是一种单株抗体免疫疗法。相关实验十多年来陆续有在进行,不过早期多数失败,目前此家药厂实验有进展。但台湾还不会这么快有上市的机会,可能也会加入临床计划。

此外,失智症的治疗药物还有胆硷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这两类药物是可以延缓病程的药物,其他如果有妄想症或合并有忧郁倾向,也可以使用抗精神病、抗忧郁症的药物。另外,血管性失智症治疗的治疗逻辑就与预防中风是一样的,要控制三高。90%以上失智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行为或精神问题,适度使用抗郁剂、情绪安定剂药物可改善。当患者有幻觉、妄想、攻击等症状,可给予抗精神病药物。

至于非药物治疗也是重要一环,包括常见怀旧治疗、园艺治疗、芳香治疗、音乐治疗、光照治疗等,可以对失智症患者有帮助。维持失智症患者原本有的能力,这也是有助预防退化速度。台湾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关系,失智症患者减少了社交活动的机会,防疫待在家里无法出去,发现患者退化速度很快。

一、药物治疗/

1.退化性失智症药物:药物都在延缓病程,今年2021年6月美国FDA核准新药用于阿兹海默症,针对脑部类淀粉沈积的蛋白清除,是一种单株抗体免疫疗法。

2.认知功能药物治疗:

a.轻中度失智症:治疗药物包括抗乙醯胆硷水解酵素药物,包括Donepezil、Rivastigmine (Rivast理曼提)Galantamine三种。

b.中重度至重度失智症:治疗药物包括乙醯胆硷水解酵素,有DONEPEZIL(Lizepen利智平)、NMDA受体拮抗剂,有MEMANTINE(Manotin灭扰、Memary美忆)。

3.血管性失智症:针对血管危险因子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治疗及抗血栓治疗。

二、非药物治疗

藉由环境调整、活动安排、沟通方式改变、怀旧、光照、音乐、宠物等照顾方法,也能改善失智患者行为情绪症状。

【预防失智症要诀】

黄彦翔主任表示,预防失智症要「趋吉」(增加大脑保护因子)、「避凶」(减少危险因子)。趋吉为多动脑、多运动、采地中海饮食等;避凶为远离三高、戒菸、控制体重、避免头部外伤等。

●维持运动篇:

维持规律运动,降低失智症风险!

每周规律进行2次以上运动,有助降低罹患失智症风险,例如走路、爬山、游泳、骑自行车、上健身房、有氧运动、瑜珈等。

●多动大脑篇

活化刺激脑部,防大脑退化!

研究显示,从事可刺激大脑的心智活动或创造性活动,可降低罹患失智症风险,例如:打电动、打麻将、接触新事物、参加课程、学习新知、阅读书报杂志等。

●益脑饮食篇

吃地中海饮食,助脑细胞发育!

保护大脑除了维持均衡饮食,建议摄取地中海饮食,其中橄榄油含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深海鱼含脂肪酸是脑细胞重要的营养来源、蔬果含有很多抗氧化物。

●预防三高篇

控制三高,趋于正常范围!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血管疾病、脑中风都会增加阿兹海默症的风险。因此,远离失智症的危险因子,必需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戒菸抗发炎篇

向「菸」说不,远离风险!

抽菸是阿兹海默症的危险因子,相对风险上升近2倍,而戒菸可降低风险。持续抽菸的人,每年认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较快。

【失智症迷思】

迷思一/失智症是完全没有记忆了吗?只要还有一点记忆,就不是失智症吗?

早期来看有损害到的记忆是近期记忆,新的记不住,旧的还有记忆,硬碟资料还在,只是近期资料无法存进去。失智症初期并不是所有记忆都损害到,而是到了晚期确实记忆有影响变差。

迷思二/因为吃盐吃太少,所以导致失智症吗?

古时候农业社会,要下田会流汗,所以要吃大量的盐,都没有失智症…。这完全是迷思,盐摄取过量最直接会有高血压,盐摄取过多会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就是三高,高血压未控制好,反而会增加失智风险。早期要活到90岁比较难,现在老人平均年龄提高,一旦年龄往上增加,增加失智症风险也自然提高。

迷思三/常吃白色食物如吐司、白饭,因为含糖会让血糖快速飙高,所以很容易导致失智?

一半对一半不对,三高包括高血糖,糖尿病未控制的确有中风、失智风险,但是未必都是吃白色食物的问题 ,摄取淀粉过量不好,所以适量即可,但是不是都是白色食物的问题,淀粉食物也不可以都不吃。

【结语】

失智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家中有人失智要无微不智的照顾是很辛苦的一条路,需要外界伸出援手帮忙可以拨打「卫福部失智症关怀专线」0800-474-580「失智时我帮您」。更重要的是年轻人从30岁开始就要注意多保护大脑,留意失智症警讯,并且从体重、饮食、运动多管齐下预防失智,自己的失智自己救!

失智症分為可逆性與不可逆性,可逆性失智症僅5~10%,不可逆性包括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與混合型失智症。大部分病人均屬於退化性失智症,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約占60~70%。
失智症分为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可逆性失智症仅5~10%,不可逆性包括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与混合型失智症。大部分病人均属于退化性失智症,最常见的是阿兹海默型失智症,约占60~70%。
衛福部提醒,如果出現以下失智症10大症狀,請及早就醫。
卫福部提醒,如果出现以下失智症10大症状,请及早就医。
AD-8篩檢 即AD-8量表,提供極早期失智症篩檢,最主要包含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等較常見的疾病症狀。十大警訊當中症狀如果超過2項有符合的話,就會建議到醫院做專業檢測。
AD-8筛检 即AD-8量表,提供极早期失智症筛检,最主要包含阿兹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等较常见的疾病症状。十大警讯当中症状如果超过2项有符合的话,就会建议到医院做专业检测。
除了「AD8檢測」之外,另外還包括神經性的測驗,會更詳細評估心理,包括情緒憂鬱與認知功能檢測(評估計算力、判斷力、定向感等),可以讓我們對腦部認知功能有初步的概念。
除了「AD8检测」之外,另外还包括神经性的测验,会更详细评估心理,包括情绪忧郁与认知功能检测(评估计算力、判断力、定向感等),可以让我们对脑部认知功能有初步的概念。
保護大腦除了維持均衡飲食,建議攝取地中海飲食,其中橄欖油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低密度膽固醇、深海魚含脂肪酸是腦細胞重要的營養來源、蔬果含有很多抗氧化物。
保护大脑除了维持均衡饮食,建议摄取地中海饮食,其中橄榄油含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深海鱼含脂肪酸是脑细胞重要的营养来源、蔬果含有很多抗氧化物。
迷思三、常吃白色食物如吐司白飯含糖會讓血糖快速飆高,所以很容易導致失智?
迷思三、常吃白色食物如吐司白饭含糖会让血糖快速飙高,所以很容易导致失智?
藉由環境調整、活動安排、溝通方式改變、懷舊、光照、音樂、寵物等照顧方法,也能改善失智患者行為情緒症狀。
藉由环境调整、活动安排、沟通方式改变、怀旧、光照、音乐、宠物等照顾方法,也能改善失智患者行为情绪症状。
失智症的併發症,最主要還是來自於這個疾病病程的演進,往往無奈走上「失憶、失能、死亡三部曲」!
失智症的并发症,最主要还是来自于这个疾病病程的演进,往往无奈走上「失忆、失能、死亡三部曲」!
令人欣喜的是現在已經有新療法,今年2021年6月美國FDA核准可以使用,適用於阿茲海默症患者,針對腦部類澱粉沈積的蛋白清除,是一種單株抗體免疫療法。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已经有新疗法,今年2021年6月美国FDA核准可以使用,适用于阿兹海默症患者,针对脑部类淀粉沈积的蛋白清除,是一种单株抗体免疫疗法。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