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症狀】健忘 詳全文 >
-
台灣市面上出現許多聲稱能改善失智症狀的燈光產品,這其中備受關注的是,「40赫茲頻率的光照,是否有延緩大腦退化的效果」,但研究證據的累積目前仍是進行式。有部分的動物實驗與初期人體研究,指出40… 詳全文 >
-
雖然多數人認為失智是「無法預防」的老化結果,但從功能醫學來看,有一部分失智風險,是可以透過檢測與生活調整提早發現並介入的。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指出,其中,一個備受關注的指標… 詳全文 >
-
糖尿病前期竟讓失智風險!不要輕忽以為血糖偏高,尚未被診斷為糖尿病,就可以不在意,減重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表示,研究顯示,僅是處在糖尿病前期,罹患血管性失智症 (VD) 的風險,就比血糖正常者高… 詳全文 >
-
隨著衛生福利部核准新一代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全台各大醫療機構本週起首波開打。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於今(24)日下午也為一名患者成功施打「樂意保 Leqembi」。阿茲海默病為一種進行性、不可逆的… 詳全文 >
-
臺灣失智人口突破35萬人,其中七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隨著疾病日益高齡化、年輕化,如何延緩退化、維持生活品質成為重要課題。衛福部已核准兩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創新針劑「樂意保」與「欣智樂」,正…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目前台灣約有35萬名失智症患者,其中超過七成為阿茲海默症,等同至少24萬人正面臨記憶與生活功能退化挑戰。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鄭昶傑醫師指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性… 詳全文 >
-
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迎來重大突破!臺北榮民總醫院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大幅降低昂貴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 詳全文 >
-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患者的記憶、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為恭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盧韻如表示,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是利用磁場刺激大腦特定區域的治療方法,在改善阿茲… 詳全文 >
-
為響應「世界腦健康日, World Brain Day」(7月22日),並促進全民對腦健康的關注,「台灣腦健康協會」於2月14日舉行成立大會。協會以推動腦神經疾病的預防、治療與研究為核心目標… 詳全文 >
-
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醫師陳威任表示,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就占了約60%;不過,有些病因是「可逆性」的,意即只要將缺損獲得適當補充,就可以達到恢復的目標,像是:中樞神經感染、… 詳全文 >
-
預防是對抗失智症的最佳策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友芳表示,研究表明,「地中海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豆類、堅果、魚類及不飽和脂肪,可降低23%的癡呆症風險。提醒,失智症… 詳全文 >
-
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盛大登場!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說明展出重點,「AI技術顯著加速了藥物設計與臨床篩選效率,而外泌體技術為癌症治療和神經退化疾病帶來實證突破;全球首例的CAR-T異體細胞治… 詳全文 >
-
治療心臟保護大腦!臺中榮總醫院內科部林彥璋主任團隊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7%,其中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增加15%。透過電燒手術治療後,整體失智風險顯著下降26%,… 詳全文 >
-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的神經性退化性疾病,約占五成以上,而帶有Apoε4基因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高出3至5倍。根據美兆健檢診所提出一份500人的APOE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其中有18.6%…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