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4/2/21 下午 06:56:44

止嗝妙方!生姜水+陈皮远离打嗝

(关键字: 打嗝 , 陈潮宗 , 内关穴 , 横膈膜 , 生姜

容易打嗝的民眾,中醫師建議應常按「內關穴」緩解止嗝。(照片/華人健康網)
容易打嗝的民众,中医师建议应常按「内关穴」缓解止嗝。(照片/华人健康网)

小偏方止嗝 效果有限

陈潮宗中医师指出,临床常发现,有些民众会用一些自然小偏方止嗝,例如喝汽水、冰水、引发呕吐的动作,或是用一只手的姆指,使劲的去压迫另一只手的手掌中央,刺激「劳宫穴」,但大多属民俗偏方,效果仍有限。

目前横隔膜反射区对应穴位,包括:内关穴、翳风穴、攒竹穴,对于止嗝均有具体效果。

【止嗝按摩3穴位】:

1.内关穴:手掌心向上,腕横纹正中后约3横指2寸的距离,按压时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强力按、吸一口气,打嗝就会停止。

2.翳风穴:位于耳根后下部,有个尖角的凹陷处,张嘴时按穴位,会传导到耳内有痛感,打嗝时,用大一点的力量按压10至15钟。

3.攒竹穴:在眉头,眉毛内侧头骨边缘凹陷中,入眉约1分处,又治中年女子眉头痛。治打嗝,用食指和中指,强力按压持续15至20分钟,两边穴位一齐按,指压一定要有酸胀的感觉。

【中医师小叮咛】:

打嗝一般不需要治疗,但若是一直发作,一天到晚不断打嗝,就需要治疗。治疗时需辨寒热虚实。呼吁若发现自己最近比较容易打嗝,可能要考虑是否饮食习惯不佳,还是有压力存在,当然也要考虑是否有其他疾病,千万别轻忽。

★《夸张!摇晃婴打嗝》打嗝属正常,多因空气造成~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