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你也是缺乏運動的「運動荒」一族嗎!尤其年長者長時間待在家,幾乎沒有運動,漸漸發現有四肢無力的「肌少症」情况。營養師表示,不妨為長輩準備「吃雞補肌」餐點,維護肌力。但是,雞肉吃多或吃錯部位,卻可能帶來吃出肥胖的另一個隱憂。究竟雞肉最肥、卡路里最高的部位排名是什麼?快來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在防疫期間,對於抵抗力較差的老人來說,有必要增加抵抗力,除了多吃蔬果、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C、D之外,充分攝取優質蛋白質也非常重要。雞肉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雞肉相對飽和脂肪含量較低,雞胸肉去皮後幾乎不含脂肪,且雞肉的肌肉纖維較短,較豬牛羊肉容易咀嚼,對牙口不好的長輩來說,是相對友善的選擇。此外,雞肉亦含豐富「精胺酸」,有助改善血管功能,能讓免疫功能正常運作。
同樣一隻雞部位不同,脂肪含量居然差了快20倍!
一般成人每日補足蛋白質,同樣也能抗病。但是,一樣是吃雞,有的人吃成「六塊肌」,而自己卻吃出一圈肥油,到底怎麼會有如此天差地別?高敏敏營養師用一張圖讓大家了解雞肉不同部位,各有不同脂肪含量與熱量,甚至差很多。同樣一隻雞部位不同,脂肪含量居然差了快20倍!
雞肉熱量排名前5名:雞屁股、雞翅、雞腿、雞腳、雞心
以下為每100g熱量含量,令人驚訝的是,熱量最高的部位竟然是「雞屁股」,每100g熱量竟然高達452卡,排名第一;而大家喜歡吃的「雞翅」,每100g熱量226卡,名列第二;高敏敏營養師提醒,千萬不要小看一隻雞翅膀,一般都沒有好好去皮,偏偏70%的熱量都來自於雞皮上的油脂,可想而知雞翅的熱量實在驚人!
而運動族最愛的「雞胸肉」,每100g熱量則僅為121卡,可說是想減脂族不可少的部位。在所有雞肉部位當中,雞胸肉、里肌肉的脂肪含量最低,油脂熱量僅佔8%,難怪深受健身減肥人士的喜愛。雞胸肉不僅低卡路里,還能長時間維持飽足感,對於有減肥需要的人來說,選擇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減重法,適度利用雞胸肉入菜,就是比較好的瘦身方式。
熱量最低的部位是雞胗,雞胗是雞的什麼部位?其實雞胗就是雞的胃,又稱「雞肫」,小小一顆雞胗的蛋白質含量卻超豐富,熱量與脂肪也相對比較低,是很不錯的蛋白質來源。
透過以下表格,大家可以快速掌握雞肉不同部位的熱量,未來想吃雞肉的話,就知道應該怎麼挑選部位了,並且記得仍然不能攝取過量。
【雞肉12部位熱量大PK】
● 雞屁股 452kcal
蛋白質:9g/脂肪:45.9g
● 二節翅 226kcal
蛋白質:18.1g/脂肪:16.4g
● 翅腿 210kcal
蛋白質:17.8g/脂肪:14.8g
● 三節翅 210kcal
蛋白質:18.3g/脂肪:14.6g
● 雞腳 209kcal
蛋白質:20.7g/脂肪:13.3g
● 雞心 190kcal
蛋白質:13.3g/脂肪:14.8g
●骨腿 163kcal
蛋白質:18g/脂肪:9.5g
● 清腿 157kcal
蛋白質:18.5g/脂肪:8.7g
● 棒棒腿 151kcal
蛋白質:18.9g/脂肪:7.8g
● 雞胸肉 121kcal
蛋白質:23.4g/脂肪:2.3g
● 里肌肉 109kcal
蛋白質:24.2g/脂肪:0.6g
● 雞胗 89kcal
蛋白質:16.6g/脂肪:2g
高敏敏營養師最後提醒,銀髮族想要維持健康,如果每日熱量攝取不足,即使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維持肌肉量仍是有限或無敵,所以每天必需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蛋白質來源仍然建議從豆魚蛋肉類食物平均攝取,並且銀髮族每天要攝取6份蛋白質,平均分配在三餐中食用,這樣才能維持肌力,避免肌無力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