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5/24 上午 11:31:35

有效降低体脂肪关键在“缩小脂肪细胞”

(關鍵字: 減肥 , 瘦身 , 脂肪細胞 , 健康食品 , 體脂肪 , 溜溜球效應

减肥还是只看体重、BMI?这些观念已经落伍了,有效降低体脂肪,才是目前的减肥新趋势!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过多的脂肪囤积,不仅容易造成肥胖上身,更会增加未来罹患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疾病的风险。所以想要成功减肥、确保自身健康无虞,首要关键就是“缩小脂肪细胞”,降低居高不下的体脂肪。

现代人饮食习惯改变 造成体脂肪居高不下

现代人饮食受到西化影响,日常生活易接触甜食、精致糖、精致淀粉、高度加工食品等高热量、营养组成相对较低食物的诱惑与机会大增。再加上,工作压力大、时间长,形态以静态居多,经常久坐、久站。在长期缺乏活动、锻炼下,便容易使体内的肌肉量下降,体脂肪囤积,基础代谢率(维持身体正常运作所需消耗的最低热量)也跟着大幅降低,让讨人厌的肥胖问题找上门。

不当减重造成的“溜溜球效应”

近年吹起了运动健身潮,许多人加入了健身减重行列,但你可知道不正确的减重方式反而可能引起可怕的“溜溜球效应”吗?事实上,人体除了60~80%是由水组成,同时还有脂肪与肌肉组织的存在。但节食、断食、长时间摄取热量不足的减肥方式,虽然初期能达到快速减重的效果,但减掉的通常是“水分”与“肌肉”。

而人体为了避免未来再有热量摄取太少,不足以供应身体维持正常机能运作所需情形发生,便会进一步启动防御机制,调节基础代谢率使之下降,让体脂肪变得容易囤积,以减少热量的自然消耗。

因此,一旦恢复正常进食量,吃下肚的热量便容易转为脂肪储存,使体重跟着上升、反弹,体脂肪不减反增。如果此时未意识到严重性,又持续采取节食、断食方式来减肥,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中,饱受体重忽胖忽瘦的溜溜球效应之苦。

更重要的是,脂肪的体积是肌肉的3~4倍大!就好比把“一公斤的棉花VS一公斤的黄金”放在一起比较。同样都是一公斤,黄金(肌肉)的体积只有一小块,而棉花(脂肪)却是一大坨。所以减肥不能只减轻体重,还必须将体脂肪减到正常范围内,才算减肥成功。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