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趙盈凱醫師指出,傳統食道癌手術,屬於大切口大範圍的手術,所需時間超過8小時,對病患傷害大,術後恢復時間長。目前可用傷口小、安全性高的微創「無刀口手術」治療,更可… 詳全文 >
-
台灣醫療院所共引進22台,自2004年使用至2014年9 月止,統計已經突破9千多例(9326),其中台大醫院在兩年內已經完成1000例,台大醫院副院長何弘能表示,機器手臂微創手術可說是全面… 詳全文 >
-
台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舒宜芳營養師指出,營養不良原本即為癌症病人潛在的風險之一,而頭頸癌與上消化道癌症患者,由於疾病侵犯部位之影響,在診斷前就可能因為張口困難、口腔疼痛,而影響咀嚼或吞嚥, 詳全文 >
-
根據臨床發現,菸酒是致癌危險因子,尤其使國人頭頸部產生多發性癌症的機會增多。根據2011年國健署統計,頭頸部癌症為國人發生率第6大癌症,每年新增近7千名患者,排名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5位。林口… 詳全文 >
-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診斷科苑梅剛醫師表示,以台灣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長達10年的研究分析,發現頭頸部癌症患者重複接受頭部電腦斷層5次以上,眼睛發生白內障風險比率是未接受電腦斷層對照組2倍以上。 詳全文 >
-
多數頭頸癌病友因治療的吞嚥困難等副作用而食慾下降,若在1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易有營養不良的情況,恐影響治療效果。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凃宜辰建議這類病友,不妨自製香蕉奶昔取代一般固… 詳全文 >
-
頭頸癌是中壯年族群健康隱形殺手,不僅以男性居多,且近年呈現年輕化趨勢。桃園長庚醫院中醫病房,臨床研究發現,利用中草藥內服外用以及中藥漱口水,可有效緩減緩放療病人的皮膚炎、口腔黏膜炎、食慾不振… 詳全文 >
-
亞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廖立人表示,對頭頸癌患者而言,手術清除腫瘤最怕「破相」,說話變成「大舌頭」,因此有許多患者拒絕接受篩檢,甚至逃避治療,導致病症快速惡化。不過將機器手臂運用在頭頸癌手術… 詳全文 >
-
國內資料顯示,1998年至2007年國人因罹患頭頸癌死亡的人數成長幅度高達173%,位居其他癌症之冠。為了提高頭頸癌患者的存活率,幫助改善生活品質,中國醫藥大學研發出安全性高、毒性低的抗癌新… 詳全文 >
-
台灣營養醫學推廣協會今14日舉行專業論壇,基隆長庚醫院葉光揚醫師發表營養介入的臨床試驗成果,可幫助頭頸癌患穩定體重,提高完成療程的機會;不過醫師也強調,這是把營養當做整合治療的一部分,民眾若… 詳全文 >
-
音樂像是一雙溫暖的手,撫慰了人們的心靈,尤其看到努力完成療程的頭頸癌病友們,透過音樂及歌聲來傳遞「希望」的存在,用積極的態度來傳達對生命的熱愛,更讓我們感動。為提供頭頸癌病友互相交流及支持的… 詳全文 >
-
對許多人而言,攀登玉山是終其一生也不可能完成的事;但是昨27日卻有一群頭頸癌病友,克服體力上的限制,展現堅強的意志力,歷經3天2夜,終於成功攻上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 詳全文 >
-
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頭頸癌研究團隊20日發表重大研究成果,發現晚期頭頸癌的腫瘤細胞組織,若呈現兩個壞的蛋白被活化、好的RNA細胞被抑制,會使得局部高侵襲性的訊號被開啟,解答臨床上患者預後不佳的… 詳全文 >
-
頭頸癌的治療方式與預後和診斷時疾病的分期有關。根據台灣癌症登記報告,有將近六成的病人診斷時已是局部晚期的腫瘤(第III~IVB期),往往需要合併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才可達到較佳的疾… 詳全文 >
-
頭頸部癌包括了鎖骨以上(除了腦部以外)耳、鼻、鼻竇、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喉、唾液腺、甲狀腺、神經、血管、肌肉、皮膚、軟組織等之所有惡性腫瘤。咽、喉及口腔癌及其頸部轉移,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疾…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