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中風總是來得又快又急,也許是昨天一起上班的同事、也許是今天早上打過招呼的大樓管理員,也許是剛才一起吃過早餐的家人…,中風剛發生時,種種慌張的錯誤作為,如自行就醫送錯醫院、誤聽謠言扎針放血,… 詳全文 >
-
台灣許多民眾都有抽菸、嚼檳榔的習慣,其中又以男性居多,這些都是頭頸癌的高危險群。而曾接受過頸部放射線治療的患者,也是造成頸動脈狹窄的危險因子之一,容易因腦血管阻塞,引起血路不通,導致缺血性腦… 詳全文 >
-
1名75歲患有心房顫動和腦中風的病患,為了防止腦中風,透過心導管手術,裝上「左心耳封堵器」來降低血塊。但是該名病患置放「左心耳封堵器」後,因自以為狀況已改善,自行將藥物減量,沒有按照醫師指示… 詳全文 >
-
腦中風,是造成國人死亡與殘障的重要病因,六分之一的民眾終其一生內可能會發生至少一次的中風。如果能夠預測自己是否具有容易中風的體質,就有機會遵從醫師建議,預防腦中風的發生。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詳全文 >
-
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腦中風可初步分成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和出血性腦中風兩種。依據國人中風登錄資料,缺血性腦中風占所有中風的七到八成,剩下的一成為出血性腦中風。國人腦中風的發生率為… 詳全文 >
-
冬天冷鋒一波波,加上正值後疫情時代,維護健康增加防護力,應先從防疫保暖術開始!根據研究發現,現代人的體溫正在下降中,恐影響健康防護效能。輔大家醫科醫師許書華表示,天冷溫度下降,小心誘發腦中風… 詳全文 >
-
秋冬劇烈的溫度變化,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元凶。為了預防腦中風發生、通血路該怎麼吃?高敏敏營養師建議,可以適度吃精氨酸與Omega3等3大營養素,並且推荐自製一杯精氨… 詳全文 >
-
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不小心咬到唇舌的經驗。近期通訊軟體就流傳一篇短文,提到「如果民眾睡覺時常咬到嘴唇、舌頭,代表其神經協調功能出問題,恐是罹患腦梗塞、腦中風前兆」的說法,讓不少人人心… 詳全文 >
-
家住苗栗通霄的59歲陳先生,某天午覺醒來發現身體半側無力,但他卻不以為意。直到妻子下班返家看他表情古怪,且想煮絲瓜竟因沒有力氣、刨到一半就放棄,讓她擔心先生是不是中風了!趕忙將先生送至大甲光… 詳全文 >
-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WHO)織統計2016年全球人口有31%(約1,790萬人)死於心臟血管疾病,其中有85%是由於心臟疾病和中風引起的!為了提升大眾對… 詳全文 >
-
心臟病、腦中風及腎臟病名列國人10大死因!國泰醫院在這3方向醫療各項指標始終維持高標,於8月28日榮獲醫策會頒發「冠狀動脈疾病」、「腦中風」、「腎臟病」3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醫療品質深受外界… 詳全文 >
-
發生腦中風,會造成社會、家庭、患者各方面的沉重負擔!根據2017年衛福部的統計,台灣約每18分鐘就有1人中風,即每年約3萬人罹患腦中風;中山附醫中興分院復健醫學部曾聖維醫師表示,重覆經顱磁刺… 詳全文 >
-
台中62歲鄭先生為虔誠教徒,三月底某天跪著進行睡前禱告時,突然左側肢體無力倒地,一旁家人嚇得緊急將他送往急診,確診為出血性腦中風,接受藥物治療後救回一命。但卻出現肢體偏癱問題,為了不造成家人… 詳全文 >
-
頸動脈嚴重狹窄是造成缺血性腦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約佔4分之1。當頸動脈產生動脈粥狀硬化時,就可能使腦中風的危險性隨著上升!但是,頸動脈狹窄是一種不易察覺的疾病,患者可能毫無症狀。澄清醫院中港… 詳全文 >
-
天氣高溫破表,不是只需要預防中暑,更要小心急性腦中風與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甚至奪命!豐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良一表示,根據醫院急診醫師發現,光是7月連續三個星期,急性腦中風與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竟…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