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里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曾建仁指出,肝癌是臺灣常見的惡性腫瘤,如果未經適當治療,病人預後相當不好。醫師指出,傳統的肝癌手術,腹部的刀口非常的大,往往長達30公分,傷口非常痛, … 詳全文 >
-
沙鹿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宗勉醫師表示,慢性C肝可怕之處,在於C型肝炎不治療,感染者經過20至30年後,時間一久,會加速肝纖維化,並有3成患者會導致肝硬化,並有約5%的人會併發肝癌,如果… 詳全文 >
-
根據統計,慢性C型肝炎若不治療,未來罹患肝癌風險是一般人的35倍,但臨床卻發現,許多C肝患者因擔心藥物副作用,或認為治療方式太麻煩,準備等待新藥上市再治療。不過,汐止國泰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消化內科吳立偉醫師表示,以往肝腫瘤一旦合併局部門靜脈侵犯,多只能採取栓塞、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姑息性療法,不僅預後差,且肝癌一旦侵犯到肝內血管,治療困難,預後極差… 詳全文 >
-
今年68歲的黃威程是家中長子,民國90年弟弟因車禍被判定腦死,當下替弟弟做了器官全捐的決定,沒想到後來自己因罹患肝癌需移植才能活命。幸運的是,黃威程在等待約10個月後,因器捐新制,等候移植序… 詳全文 >
-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消化內科吳明順醫師指出,肝病是國病,好發在40歲以上的青壯年族群;以肝癌來說,早期也沒有症狀,往往腫瘤要達10公分以上,或是侵犯到膽管造成黃疸、腫瘤破裂造成出血,才會讓人警覺… 詳全文 >
-
肝臟是沉默器官,在台灣肝癌不僅高居國內10大癌症死因第2位,每年更奪走近萬名寶貴的生命,實不容小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炎防治中心」主任醫師莊萬龍表示,面對肝癌高死亡風險,不論B… 詳全文 >
-
「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壞,人生是黑白的!」肝臟對人體健康真有這麼大的影響嗎?醫師表示,肝臟是維持人體代謝的重要器官,不可忽視其重要性。特別是B肝帶原者更要遵循醫囑,積極接受治療,以避免… 詳全文 >
-
你有脂肪肝困擾嗎?根據健檢機構資料統計分析,台灣每5人中就有2人有脂肪肝問題。醫師提醒,脂肪肝患者,若不加以改善生活習慣,放任脂肪肝症狀持續存在,恐增加肝硬化、肝癌的發生風險,使健康狀況亮紅… 詳全文 >
-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由於沒有痛覺神經,B肝患者不易察覺自己患病,往往發現異常時,症狀已較難被妥善控制。醫師表示,若帶原者發現後未正確積極治療,B型肝炎病毒易從慢性肝炎演化成肝硬化,甚至轉變… 詳全文 >
-
根據最新衛福部2013年國人10大死亡原因,惡性腫瘤仍位居榜首,而其中肝癌位居第二死亡原因,由於肝臟是許多營養素以及毒素代謝的器官,真菌經由肝臟中的CYP酵素轉化成具有致癌性的中間體,若能在… 詳全文 >
-
以往B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的機率很高,但因衛生單位的B型肝炎疫苗注射政策行之有年,年輕一代的B肝帶原者銳減許多,現在,脂肪肝族群卻取而代之,多年之後,將可能變成罹患肝癌的主因。 詳全文 >
-
抗癌治療中,飲食療法已然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預防和治療癌症的首要任務,是正確瞭解和實踐在所有癌症中佔六十八.六%的前六大癌症的飲食原則。 詳全文 >
-
臨床調查發現,在所有癌症患者中,口腔癌病人最容易出現「雙癌並生」情況,其中第2類「並生癌症」,又以肝癌、轉移性口腔癌,以及食道癌居多。新光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呂邁醫師指出,嚼食檳榔及吸菸是口腔致… 詳全文 >
-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三部曲,許多人認為病症發展至肝硬化已無藥可救,只能默默等著死神到來,但真的是如此嗎?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陳健弘表示早期肝硬化具有可逆性,只要經長期藥物治療、抑制…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