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炎病毒」才是導致肝病,乃至於肝癌的主因,不過國民健康局最新的網路調查顯示,在可複選的情形下,超過9成民眾誤以為「熬夜」才是肝病主因,且3成已知有肝炎的民眾,卻因「身體沒有什麼症狀」而沒有… 詳全文 >
-
台中一位70歲的男性肝癌患者,癌細胞已發展到第3期末,肝腫瘤達7.5公分,不僅擠壓到心臟,若動用侵入性治療,隨時都有喪命的風險。但透過標靶藥物結合光子刀技術,讓這位肝癌患者重新燃起求生的希望…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署統計,每年有7千多人死於肝癌,許多人發現時已是肝癌末期,癌細胞已出現轉移,大多數已不適合開刀。碰到此情況,以前多半束手無策。但是,目前已經有利用電腦刀精準鎖定病灶,加以射殺,且依據… 詳全文 >
-
肝是沉默的器官!43歲的建築工人阿信,身材壯碩卻有酒精性肝硬化的病史,下班後喜歡與朋友小酌一番,2個月前開始感到下背痛,誤以為是太過勞累或長骨刺,經整脊的民俗治療無效後,轉往神經外科門診,進… 詳全文 >
-
由於慢性B、C型肝炎盛行高,肝病在台灣向來有「國病」的稱號,雖然自國內全面施行B肝疫苗接種後,因B肝造成的末期肝病或肝癌人數逐年減少,不過C肝發生率卻沒有下降,且其引發的肝癌致死率也反增超過… 詳全文 >
-
中研院研究團隊成功建立轉基因斑馬魚致癌模式,證實B型肝炎病毒X蛋白質與C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質共同表現時,可誘發肝纖維化與肝內膽道癌,將有助於肝內膽道癌形成機制的研究、早期診斷及治療。 詳全文 >
-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今12日歡慶18周年,現場替2名抗肝癌30年的患者孫培元、李聘慶生,年逾80歲的兩人呼籲民眾勇於接受篩檢與正統治療,也能像他們一樣不做「肝苦人」。 詳全文 >
-
醫師表示肝癌有跡可循,9成以上患者感染B、C肝炎病毒,因此若能透過篩檢得知病毒感染情形,接受治療與定期追蹤,即使演變成肝癌也得以早期發現,有機會進行治癒性的手術切除,台大醫院統計顯示,肝癌極… 詳全文 >
-
肝癌高居國內癌症死亡數的第二名,國民健康局分析肝癌個案申報的B型或C型肝炎感染情形,發現8成肝癌個案曾感染B型或C型肝炎,呼籲肝炎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以免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詳全文 >
-
今年「世界肝炎日」主題為「不像你想像中那麼遙遠」,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表示,主要表達肝炎其實就發生在你身邊, 以台灣來說,平均每6個人就有1人是B肝帶原者,而B肝治療也不如想像中困難與遙遠… 詳全文 >
-
根據今年5月初衛生署所公布100年國人10大死因報告中,惡性腫瘤仍高居第1名,其中肝癌持續蟬連癌症死亡第2名,死亡總人數高達8,022人。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表示,肝癌發現時有些已是晚期,目前治… 詳全文 >
-
以腹腔鏡手術來治療肝癌,在外科臨床醫學中經常可見。醫師表示,以目前的醫學科技,肝臟內不論是有良性或惡性腫瘤,都可以考慮用腹腔鏡手術切除,也就是說腫瘤的種類不是問題,但必須考慮腫瘤大小及所在位… 詳全文 >
-
為豐富民眾健康資訊,林口長庚特舉辦本講座,邀請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簡乃卉老師主講「小心肝!硬化及肝癌的預防及治療」,活動開放互動及有獎徵答時間,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本講座無需事先報名,請當天直接… 詳全文 >
-
手術切除肝癌腫瘤後,千萬別忽略定期追蹤!台中一名70多歲老翁,7年前接受肝癌手術後,近2年卻疏於回院複診和追蹤,造成癌細胞擴散,出現體重減輕、嚴重腹痛,經檢查後發現腫瘤已發展成直徑18公分的… 詳全文 >
-
有肝病不要拖,尤其是B型肝炎,因為延誤就醫可能變成肝癌的主因之一!一名58歲男性,B型肝炎帶原已10餘年,今年初某天下午吃完飯後,肚子大痛、冒冷汗,被緊急送醫,發現內出血休克,疑似消化性潰瘍…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