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幾乎每2人就有1人罹患口腔疾病,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以往大家多關注口腔疾病帶來的健康危害,例如,增加心血管、心臟代謝疾病。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副理事長黃耀慧牙醫師表示,根據2… 詳全文 >
-
夏日高溫炎熱,想消除脂肪贅肉有妙方!日本近日瘋傳「走路嚼口香糖減重法」,有許多人躍躍欲試。台灣肥胖防治衞教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咀嚼能提高腎上腺素分泌,提高新陳代謝,確實有助… 詳全文 >
-
久坐、不愛運動,會逐漸四肢變「弱肌」,影響行動力;其實,口腔內也有咀嚼肌,如果缺少咀嚼運動,同樣也會出現咀嚼肌的力量低下、口輪肌與頬肌的肌力低下等問題,甚至會影響吞嚥能力。牙醫師黃明裕表示,… 詳全文 >
-
考季即將開鑼,許多考生正陷入K書衝刺階段,偏偏有的學生就是脫離不了「睏」境,甚至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感到焦慮、疲累。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1名高三考生即因面臨學測出現肌肉緊繃、焦慮而求診,經過… 詳全文 >
-
兒童嚼口香糖對牙齒好嗎?這是許多民眾常有的疑問。國際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蔡宗平指出,當幼童開始長牙,就要用含氟牙膏刷牙,且最好還是在餐後及時漱口刷牙。而嚼無糖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中和口… 詳全文 >
-
許多上班族為了提神、解渴,甚至想增加維他命C,常可見人手一杯冰咖啡、檸檬汁,或是柳丁汁等。令人心情暢快的冷飲料一進入口腔後,有的人牙齒卻不禁發出求救聲。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黃耀… 詳全文 >
-
為什麼往往老人的記憶力衰退快速?研究發現,有可能與咀嚼功能好壞有關。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院院長許明倫教授表示,要保持良好咀嚼功能,就要從小做好口腔保健,尤其是年齡介於20至50歲的族群,更是要… 詳全文 >
-
過年最怕開車塞在高速公路上,頻頻「肚估」非常危險,該怎麼讓自己提神?沈玉琳表示,所幸,偶然間發現嚼食有薄荷味的無糖口香糖,頓時腦門大開,眼睛也似乎亮了起來,因此「來兩粒」便成為自己開車保持清… 詳全文 >
-
農曆春節前後,口腔清潔千萬別輕忽。牙醫師郭家群指出,春節前後聚餐多,飲食後30分鐘內,若沒有清潔口腔,就容易形成酸性環境,導致蛀牙風險;因此呼籲民眾謹記「愛牙4守則」,或嚼食無糖口香糖「輔助… 詳全文 >
-
台灣飲料店林立,到處都有手搖飲的蹤跡!可牙科醫師呼籲,市售手搖飲越做越大杯,往往無法一次飲用完畢,於是有不少人習慣慢慢啜飲享受。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小動作恐讓口腔pH值大減,導致牙齒長期處… 詳全文 >
-
根據統計發現,台北大都會的牙醫師有3千人,人口不到3百萬,平均1千人即有1位牙醫師照顧。但是,以宜蘭縣南澳鄉來說,人口6千人,平均4千人才有1位牙醫師,可以稱為「偏鄉中的偏鄉」,牙科醫療資源… 詳全文 >
-
為了考上理想大學,莘莘學子熬夜K書提法寶盡出,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竟然有學生熬夜唸書時,竟然口中含著硬糖果,必需要很慢的時間才會融化掉,結果長時間下來導致齲齒大爆發!兒童牙科李楊鈞醫師表示… 詳全文 >
-
牙科門診常發現,毎年端午節期間,有許多病患面對琳瑯滿目又香氣四溢的粽子,完全控制不住,於是大啖起來。結果一不小心慘劇發生,有的人假牙脫落,不慎把假牙吞下肚;還有的人牙齒斷裂、蛀牙發作,歡樂佳… 詳全文 >
-
用完餐如果不方便刷牙,少部份的人會使用牙線棒剔牙,但是,豈知牙線棒使用方法不正確,反而可能遭致一口爛牙。牙科門診常見,因為牙線棒使用不當,竟然造成牙齦一碰就出血,差一點變成牙齦萎縮,甚至嚴重… 詳全文 >
-
每天三餐,還要外加下午茶、宵夜,一天吃五餐常見,但是,想不到卻因口腔清潔不徹底,導致「酸民酸世代」崛起,齲齒機率提升。目前國內12歲平均齲齒數經驗為2.5顆,但是,比起WHO目標齲齒數1顆,…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