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頑固性濕疹,患者容易反覆發作,治療以類固醇與抗發炎藥物為原則。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表示,許多人因擔心副作用而將類固醇視為毒蛇猛獸,這是不對的,其實,低劑量的類固醇能有效緩… 詳全文 >
-
高醫新發現:銅版價老藥能治肝癌!肝癌晚期的治療,一直是醫界棘手的難題。包括近年來火紅的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也只能延緩肝癌的惡化,並無法治癒肝癌,而且副作用高、價格昂貴。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 詳全文 >
-
台南巿立醫院風濕科主治醫師葉宏明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種慢性自體免疫性的關節炎,「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領到重大傷病卡,對病患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生活都會有重大影響。」近年來標靶口服藥物的發… 詳全文 >
-
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長期用藥,很多病人會擔心藥吃多了不好,一旦病情好轉就偷偷減藥;對此,高醫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吳正欽強調:「疾病的傷害遠大於藥物!」減藥並非不可能,但要經醫師評估、把關,… 詳全文 >
-
癌症已進入個人化、精準醫療新時代!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楊成表示,臨床上曾遇到大腸癌第四期患者,選用美國FDA認證的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後,發現是乳癌的基因突變,找到對應的標靶藥… 詳全文 >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指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轉移性乳癌病患,若荷爾蒙受體為陽性,使用較為溫和的抗荷爾蒙療法,也可以達到控制疾病的效果,相較於化學治療,較不需要承受身體虛弱、… 詳全文 >
-
標靶藥成為熱門的剋癌利器,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不少癌友納悶標靶藥一吃就終身不能停嗎?苗栗1名與肺腺癌對抗超過15年的張小姐,就在和光田綜合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郭集慶討論後,停藥迄今逾6年都維… 詳全文 >
-
專注於胸腔腫瘤治療的臺北榮總胸腔部主治醫師羅永鴻表示,台灣肺腺癌患者中有五成患者屬於EGFR 基因突變,針對EGFR 基因突變已有第一、第二代,共三種標靶藥物可以選擇。目前臨床研究顯示,三種…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肺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難道,肺癌患者病症來到末期就沒得救了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胸腔內科醫師夏德椿認為,標靶治療若每年重新評估後更換,更… 詳全文 >
-
罹患肺癌擔心轉移,包括腦、肝、腎上腺、骨頭等部位,使得治療變棘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表示,所幸隨著「精準醫療」概念提升,肺癌患者可以透過血液檢測,揪出基因突變,再使用標靶… 詳全文 >
-
大腸癌已連續9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的首位,尤其有症狀才就醫者多屬晚期,讓治療變得相當棘手。不過,即使是轉移性大腸癌,仍有希望治癒!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范文傑表示,若患者接受… 詳全文 >
-
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血液腫瘤科胡名宏主任表示,過去HER2陽性乳癌確實惡性度高、復發率高、預後不佳,但是,隨著標靶藥物用於治療,經過臨床追蹤10年的經驗來看,患者經過手術搭配服用標… 詳全文 >
-
壢新醫院腫瘤內科闕宗正主任說,乳癌已邁入個人化時代,依據腫瘤細胞型別、臨床症狀等,醫師會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如乳癌患者中,有20-25%的患者屬HER2陽性,臨床上有抗HER2標靶藥物能使用… 詳全文 >
-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指出,癌症患者使用化療藥物,包括標靶藥,大約有5%至20%會有抗癌藥心臟毒性現象,其中包括心衰竭所引發的周邊水腫、喘、活動力下降,甚至是致命的心律不整,都將… 詳全文 >
-
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明燊醫師表示,在抗HER2標靶藥物還沒上市前,一旦發現是HER2陽性乳癌患者,即使經手術及化放療,臨床上有較高的機會容易復發或轉移,治療效果不好。不過在抗HER2標靶藥…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