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身處於工作和生活壓力之中,時常感覺到腸胃不適,一開始可能會以為是腸胃炎,但若伴隨長時間腹痛以及排便習慣改變,可能要當心是腸躁症(IBS)找上門。亞東醫院藥學部鄭琬慈藥師表示,控制腸躁症… 詳全文 >
-
罹病焦慮症的患者通常即便沒有明顯的身體症狀,也會確信自己生病了,而如果是有一些身體現象或輕微症狀者,它們常常是一些正常生理感覺或一般不被認為是疾病的身體不適(如流汗、打嗝、腸胃蠕動),這樣的… 詳全文 >
-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體能增強藥物很少被人討論的一個面向:神經系統。雄性激素等體能增強藥物對健康的影響一直不明確,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它無法被研究。礙於種種潛在副作用,這些體能增強藥品無法通過倫理… 詳全文 >
-
家中老人經常「忘東忘西、疑神疑鬼」?家人往往誤以為是「老番癲」,或是認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其實,可能是「失智症」來報到。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林義濱醫師表示,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以下失智症十大… 詳全文 >
-
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賴雅文表示,在大環境經濟景氣不佳的影響下,臨床「上班焦慮症」的民眾多增加兩成,而工作壓力倍增,更容易讓人有焦慮症狀。焦慮症的終身盛行率是10%-30%,焦慮症的核心症狀… 詳全文 >
-
癌症患者常合併有憂鬱症或情緒障礙的現象,馬偕醫院與陽明大學的研究顯示,癌患使用的抗憂鬱劑Mirtazapine,在小鼠模式下證實,可以激發特定免疫細胞,增強小鼠活力、抑制大腸癌腫瘤生長,甚至… 詳全文 >
-
加拿大一組科學家花了一整年的時間研究發現,長期服用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s)不但復發的機率偏高,容易造成消化道或性功能障礙等問題,平均壽命甚至會因此縮短。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