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靜安眠藥並非解決失眠問題的萬靈丹,誤用或濫用皆可能導致成癮。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建議民眾注意避免「五不」事項及遵守「四要」原則。食藥署提醒,有使用… 詳全文 >
-
嗜賭症(Gambling Disorder)是在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引入的行為成癮診斷。很特別的是,它是被列在「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症」中的一項疾病,顯示賭博成癮與吸毒… 詳全文 >
-
放暑假了,許多大學生宅在家,不是看電視,就是緊盯電玩遊戲,結果可能造成「電玩成癮」!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電玩成癮加入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之精神疾病當中,主要症狀為「無節制沈溺於網路遊戲… 詳全文 >
-
對男人而言,性愛不只是發洩欲望的管道,更可以「感覺自己像個男人」,同時還能「減輕焦慮不安的情緒」,並且「調適生活壓力」。《華爾街之狼》這部電影中,呈現出各種「成癮症」,從酒精成癮、藥物成癮、… 詳全文 >
-
不管是熬夜提神、洽公,還是三五好友話家常,咖啡儼然已成為現代人的國民飲品!但如果民眾沒有多加節制,日子一長很容易造成咖啡因上癮,只要一天不喝就頭痛、焦慮,全身不對勁。究竟想要避免「酗咖啡」的… 詳全文 >
-
行為類上癮包括:網路遊戲、色情網站、賭博、性癮、整型、購物狂、工作狂……等。治療行為類上癮最大的困難在於「取得容易」,毒品還需要用錢買,而許多行為上癮只要打開電腦或電視就可以輕易取得,甚至不… 詳全文 >
-
虛擬結合現實的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GO」,在全球掀起一股新旋風,美澳等國甚至傳出不少關於進行該遊戲,而出現意外的事件。雖然目前台灣尚未開放,可這股風潮也讓人不禁擔憂,一旦開放,可能會造成哪些… 詳全文 >
-
所有心理層面的成癮都和大腦的獎勵機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酒精成癮就是大腦因為酒產生了愉悅感,促使獎勵機制不斷運作,進而使人習慣喝酒。毒品等藥物成癮也是相同的原理,這類攝取某種東西而獲得獎勵… 詳全文 >
-
明明只是想要買本書,出門逛著逛著,忍不住就又買了件衣服和包包……,小心已經購物成癮!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部主任詹仁輝表示,雖然購物成癮不算是精神疾病,卻是一種行為障礙,想要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購… 詳全文 >
-
出國調時差的人,都懂得善用褪黑激素,但是,根據臺大醫院與巿立聯合醫院聯手研究發現,褪黑激素另有妙用,即是異位性皮膚炎兒童除了使用原來的藥物外,每晚睡前服用3毫克褪黑激素連續4週,有助於改善皮… 詳全文 >
-
接下來讓我們從「藥物.香菸」、「性行為」與「賭博.電玩」這三種具有代表性的上癮症中來找出隱藏於背後的共通點。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到四川省旅行的英國人伊莎貝拉.博兒(Bird, Isabell… 詳全文 >
-
K他命是目前最流行的毒品,尤其不少青少年,對K他命毫無毒品的警覺心,加上戒斷症狀比較低,誤以為不會成癮而再度使用,束連文醫師強調這是迷思,K他命也會成癮,當使用量愈高,對腦部以及膀胱的危害愈… 詳全文 >
-
K他命濫用情形嚴重,衛生署公布去年通報的K他命就診病例數,高達901人次,比十年前暴增45倍,濫用的族群集中在18至23歲;此外,女性濫用K他命的比例明顯比其它毒品高,去年每4名K他命濫用者… 詳全文 >
-
在德國有一名47歲的女子克拉普尼克,因患有「花痴症」,不但曾由於嚇跑2名床伴而兩度登上新聞,日前更被發現竟陳屍在家中床上,而當時睡在一旁的男子直到早晨醒來,才發現身旁女子已無生命跡象,初步推… 詳全文 >
-
「笑氣」不是解憂的萬靈丹,使用過當有可能成癮!一名30歲的陳先生,因為好奇心吸了笑氣,當下感覺很放鬆,有如夢境,後來陸續再嘗試數次,直到一年後,因感情受挫再度接觸笑氣,豈料竟然一吸成癮。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