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罹患口腔癌人數近10年增加2倍,每年約有5400名新確診個案,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暨分子與科學研究所濵口宏夫講座教授、陽明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邱爾德教授與台中榮民總醫院共同合作,,以分子光譜… 詳全文 >
-
3D列印不僅可以列印模型玩具,現在也可以運用在治療口腔癌上!斗六成大醫院口腔外科陳孟延醫師表示,1名口腔癌復發的78歲男性,以手術摘除臉部腫瘤後,利用3D顎骨模型重建下顎骨,進行精密的重建手… 詳全文 >
-
打擊口腔癌從第一顆檳榔做起!國高中青少年第一次嘗試嚼檳榔時,即埋下檳榔危害的種子。統一獅隊球星唐肇廷大學時,在學長的介紹下嘗試吃檳榔祛寒,第一次吃檳榔時不僅頭暈,身體還有些怪怪的。在97年赴… 詳全文 >
-
長期反覆嘴破治不好,而且猛擦藥都不見效,這時要注意了,可能不是火氣大,而是罹患了「口腔扁平苔癬」。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病理暨診斷科主任黃裕峰醫師表示,目前認為扁平苔蘚是一種細胞免疫反應異… 詳全文 >
-
年過40正當壯年的陳先生,從事體力勞動工作,多年來菸、酒、檳榔不離口。前陣子發現口腔潰瘍,以為是工作忙碌、火氣大,自己到藥局買口內膏擦,但是等了許久,嘴破卻遲遲沒有癒合跡象,在家人的勸說下他… 詳全文 >
-
1名男子在14歲時就有嚼食檳榔的習慣,3年後被診斷罹患口腔癌,幸好勇敢接受治療且戒除菸酒和檳榔,迄今40多歲,癌細胞不再作怪。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表示,許多人擔心頭頸癌治療會影響… 詳全文 >
-
罹患癌症,快就醫做正確治療!國民健康署表示,罹癌並不可怕,延誤診斷與不當治療才是真正的殺手,統計發現癌症患者若未在確診後3個月內接受正規治療,1年之內的死亡率比及時就醫者高出2倍。長庚紀念醫… 詳全文 >
-
亞洲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侯勝博表示,台灣治療頭頸癌的成效不比美國差,但由於台灣的患者接受治療時大多已為第四期,相較於美國患者在罹病第一、二期就積極接受治療,因此在頭頸… 詳全文 >
-
不少人認為,一般的口腔潰瘍都是缺乏維生素造成的,平時多吃水果就可以了。不過專家表示,口腔潰瘍與許多原因有關,如普通感冒、免疫力降低、精神緊張、上火、遺傳因素、消化系統疾病及功能紊亂、微量元素… 詳全文 >
-
台灣人瘋美食,但對進食困難的9成頭頸癌患者來說,卻是無福消受,常因吃太少易造成營養缺乏。高雄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主任王弘仁表示,若能學會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食材挑選與料理方式的秘訣,將可大幅降… 詳全文 >
-
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許博智醫師指出,口腔癌在台灣,有9成病患是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習慣所導致;目前臨床上則有因假牙材質不佳、黏著不穩定,長期摩擦口腔黏膜而引發口腔癌。患者往往感覺黏膜部位… 詳全文 >
-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趙盈凱醫師指出,傳統食道癌手術,屬於大切口大範圍的手術,所需時間超過8小時,對病患傷害大,術後恢復時間長。目前可用傷口小、安全性高的微創「無刀口手術」治療,更可… 詳全文 >
-
歷時逾十年,國內甲基化基因的研究成果終於得以運用於臨床。雙和醫院26日宣布成立亞洲第一個表基因轉譯醫學中心,並正式將子宮頸癌甲基化基因檢測運用於臨床,合併現有的子宮頸抹片篩檢,可將敏感度推升… 詳全文 >
-
國健署提醒,口腔莫名斑塊是口腔癌的徵兆之一,白斑癌化機率10%至20%,紅斑更可高達60%,民眾千萬別小看其對健康的影響。最近就有一名男子初期對口腔白斑不以為意,放任病情惡化,且在9個月後確… 詳全文 >
-
綠花椰是抗氧化效果一流的「超級食物」,脆綠的外表蘊含著豐富營養,而且用途相當廣泛,從消除疲勞、預防感冒到美白皮膚,都少不了綠花椰的幫忙。國外研究還發現,綠花椰、甘藍菜、水芹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很…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