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趙盈凱醫師指出,傳統食道癌手術,屬於大切口大範圍的手術,所需時間超過8小時,對病患傷害大,術後恢復時間長。目前可用傷口小、安全性高的微創「無刀口手術」治療,更可… 詳全文 >
-
歷時逾十年,國內甲基化基因的研究成果終於得以運用於臨床。雙和醫院26日宣布成立亞洲第一個表基因轉譯醫學中心,並正式將子宮頸癌甲基化基因檢測運用於臨床,合併現有的子宮頸抹片篩檢,可將敏感度推升… 詳全文 >
-
國健署提醒,口腔莫名斑塊是口腔癌的徵兆之一,白斑癌化機率10%至20%,紅斑更可高達60%,民眾千萬別小看其對健康的影響。最近就有一名男子初期對口腔白斑不以為意,放任病情惡化,且在9個月後確… 詳全文 >
-
綠花椰是抗氧化效果一流的「超級食物」,脆綠的外表蘊含著豐富營養,而且用途相當廣泛,從消除疲勞、預防感冒到美白皮膚,都少不了綠花椰的幫忙。國外研究還發現,綠花椰、甘藍菜、水芹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很… 詳全文 >
-
許多愛嚼食檳榔的「紅唇族」,都有罹患口腔癌的風險,儘管有手術治療,但是5年存活率卻僅有一半,台大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陳信銘表示,菸、酒、檳榔都是口腔癌的致癌物,如果能在癌前病變的階段,即早期檢… 詳全文 >
-
根據婦產科門診發現,有愈來愈多男性來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表示,口交也好、肛交也好,性生活多采多姿多樣化,會使的人類乳突病毒16、18型,這些高危險致癌HPV,會從生殖器官跑到生… 詳全文 >
-
許多人都有嘴破的經驗,雖然嘴破可能和遺傳基因、體質、睡眠、感冒病毒或細菌感染、經期來前、身體疲勞、免疫力下降,以及營養狀況有關,但中醫師陳潮宗提醒,嘴破超過2週,恐是癌症前兆,千萬不可小覷。 詳全文 >
-
老是檳榔、香菸不離身、無法一日不飲酒嗎?當心!長期有上述這些不良習慣,恐讓自己成為罹患口腔癌的高風險群之一。口腔癌的發生主要是口腔內黏膜長期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細胞變性,進而引發癌細胞的產生,… 詳全文 >
-
1名57歲有吸菸、嚼檳榔習慣的男性,起初因嘴內傷口久未痊癒,看牙醫未果,3個月後嘴巴竟張不開,診斷後已為口腔癌第4期。據統計,國人十大癌症中口腔癌最折壽,平均減壽16.3年。新光醫院耳鼻喉科… 詳全文 >
-
1名63歲男性,右側嘴角出現1公分大小的「違章建築」,起初不以為意,沒想到越長越茁壯,經切片檢查後,證實已罹患口腔癌第一期。台中澄清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蘇家龍指出,口腔病變常被誤以為是嘴角… 詳全文 >
-
102年台北市十大死因出爐,惡性腫瘤連續33年高居榜首,跟慢性疾病相關的死因佔了7項,其中又以糖尿病死亡人數上升1.2%,其餘死亡人數均下降。另外,十大癌症排名則以肺癌繼續蟬聯第一,平均每1… 詳全文 >
-
檳榔是國際公認的「第一類致癌物」,因嚼食造成在台灣每年約有2600人死於口腔癌,台大名譽教授、牙科醫師韓良俊表示,國內口腔癌發生率持續成長,目前已經成為台灣25至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 詳全文 >
-
癌症時鐘的速度又撥快!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10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癌症連續32年蟬聯十大死因的榜首,每天發生123例,平均每11分44秒就有1人死亡,較101年快了18秒、每日增3人。另… 詳全文 >
-
臨床調查發現,在所有癌症患者中,口腔癌病人最容易出現「雙癌並生」情況,其中第2類「並生癌症」,又以肝癌、轉移性口腔癌,以及食道癌居多。新光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呂邁醫師指出,嚼食檳榔及吸菸是口腔致… 詳全文 >
-
嚼食檳榔,小心不舉!調查發現,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除了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外,長期嚼食檳榔,以及吸菸、酗酒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高雄榮總泌尿科主任簡邦平醫師指出,檳榔跟酒精一樣,會刺激交感神經…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