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週末假日,許多家庭選擇到餐廳用餐,不過醫師提醒,屬於膽結石高危險群的「F4」族群,應避免攝取高油脂食物,以免造成膽結石,引發右上腹部疼痛,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膽囊炎、阻塞性黃疸或膽囊癌。… 詳全文 >
-
一名24歲女性上班族,自高中開始幾乎每天都喝上2至3瓶寶特瓶約1千cc的碳酸飲料;突然一日覺得胸悶、喉嚨有酸味溢出、胃痛不已,併有嘔吐,不得已求醫急診,醫師檢查發現,患者原本即患有胃食道逆流… 詳全文 >
-
慢性反覆發生的肚子痛在5~10歲的小朋友是常見的胃腸毛病。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小孩述說肚臍周圍會痛,少數會發生在上腹心窩處。疼痛是在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內間歇性的發作。疼痛可以是隱隱作痛、絞痛或劇… 詳全文 >
-
台南市立醫院日前收治1名72歲的女性患者,糞便潛血反應呈現陽性,安排大腸鏡檢查時,發現扁平型黏膜息肉,後來進行大腸鏡黏膜下腫瘤切除術,術後5天即出院。醫師指出,以往只要發現大腸癌,不論是否為… 詳全文 >
-
在內科門診中,「胃瘜肉」是臨床上相當常見的病灶。醫師表示,胃腸瘜肉是指消化道管腔內黏膜長出的贅肉,切除後仍有復發的可能,不過胃瘜肉演變為癌症的機率不高,不一定需要切除,但瘜肉若檢驗發現是腺瘤… 詳全文 >
-
由於慢性B、C型肝炎盛行高,肝病在台灣向來有「國病」的稱號,雖然自國內全面施行B肝疫苗接種後,因B肝造成的末期肝病或肝癌人數逐年減少,不過C肝發生率卻沒有下降,且其引發的肝癌致死率也反增超過… 詳全文 >
-
國人飲食日漸西化,因攝取過多高油脂、高熱量食物,使得罹患膽結石患者有日益增多的趨勢,愈來愈多20、30歲的年輕人,加入「石頭族」行列,甚至有年輕人因為被迫切除膽而成為「無膽族」。 詳全文 >
-
美國民眾的肥胖比例依舊居高不下,甚至年齡層逐漸下降,政府當局近幾年來也逐漸重視肥胖問題。而根據美國最新研究更顯示,孩童體重過重,也會導致罹患膽結石機率增高,甚至可達8倍之多。 詳全文 >
-
日本北海道爆發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上百位民眾食用遭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型污染的醃白菜後發病,目前已有7人死亡。由於北海道是國人旅遊的熱門地點,疾病管制局呼籲,在當地應儘量避免生食及食用… 詳全文 >
-
青少年常三五好友結伴外出,玩樂之餘,往往忽略了正常進食和飲食衛生,喜歡在路邊攤隨便解決,或是吃太多刺激油膩的食物,如此一來非常容易產生腹瀉的症狀,不可不慎。腹瀉亦即俗稱的拉肚子是青少年常見的…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