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管制局公布3例境外移入桿菌性痢疾個案,都是在菲律賓長灘島旅遊時,疑似飲食衛生不佳而染病,目前已掌握3個旅行團共80名團員的健康狀況,將對18名有疑似症狀者進行檢體採檢,並對團員健康狀況提… 詳全文 >
-
花蓮市一位61歲的謝先生,疑因長期劇烈拍打腹部造成動脈剝離,幸經花蓮慈院醫療團隊治療後已復原。醫師提醒,民眾平時要慎選適當的運動,即使是常見的按摩、水療等活動都要注意,特別是要避免水柱直接衝… 詳全文 >
-
肝臟是重要器官,但是肝臟出問題往往沒有徵兆,肝發炎通常到晚期人體才有明顯症狀,若能發展便宜簡單的偵測器,讓具有肝炎病史或是肝炎病毒帶原者的高危險群時常進行偵測,可以讓肝炎早期發現,降低引發肝… 詳全文 >
-
亞洲乳酸菌聯盟進行「亞洲兒童腸道菌相研究」,比較亞洲各國8~9歲兒童的腸道菌相,其中台灣、中國、日本兒童腸道好菌「雙岐桿菌」比例最高,分析其飲食習慣,以稻米、小麥為混合主食,肉類選擇也較均衡… 詳全文 >
-
一名30歲懷孕已經6個月的婦女,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經檢查發現肝臟有一個3公分的腫瘤,醫師建議開刀切除,但是孕婦為了保全肚子中的胎兒,不讓胎兒有任何受傷害的情況,於是自然產下嬰兒後,才接受… 詳全文 >
-
全家團聚的端午佳節剛結束,又有不少膽結石患者因大吃大喝,攝取過量的高油脂食物,造成膽囊分泌過量膽汁,使膽結石卡住膽囊出口,引發右上腹的膽結石痛而前往醫院求診。 詳全文 >
-
美國學者示警表示,「胃繞道術」(gastric bypass surgery)改變消化途徑有可能讓人染上酗酒的習慣,反倒得不償失。 詳全文 >
-
究竟什麼情況叫做「拉肚子」?每個人排便習慣差異很大,大便的形狀、軟硬也不同。正常人的排便可以由一天三次到每週三次。當排便次數比平常顯著增加,且糞便成液體狀時,那他就是「拉肚子」了,也就是「腹… 詳全文 >
-
許多癌症患者都是透過健檢才發現病灶,所幸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提升存活率。而目前透過先進的內視鏡手術,甚至肚皮免開刀即能完成手術,能使患者恢復快速。 詳全文 >
-
泰利颱風帶來豐沛雨量,許多地區積水不退,民眾涉水出門可要特別當心。醫師指出,許多人雨天愛穿拖鞋出門,然而地上的污水夾雜許多細菌,不小心割傷腳部,可能引發鉤端螺旋體感染,輕則發燒、頭痛,嚴重甚…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