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併發症及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許多研究已證實如LDLR、PCSK9等基因,皆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息息相關。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張釗監表示,現在… 詳全文 >
-
根據109年衛福部資料全國十大死亡原因第二名為心臟病,因心臟病致死者多為冠心症,也就是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表現在臨床上,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及其後續衍生出來的缺氧性心肌病變與心臟衰竭。臺中榮總醫… 詳全文 >
-
高血壓患者未良好控制血壓,容易導致腎臟病、腦中風、心肌梗塞、視網膜病變、周邊血管阻塞等併發症,不可輕忽!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劉冠良醫師表示,治療高血壓如果服用多種藥物仍未見控制,目前已經有… 詳全文 >
-
血管硬化、狹窄如何有效量測,才能正確診斷?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使用即時冠狀動脈流速差(iFR)測量系統,可以量測冠狀動脈在狹窄處前後的壓力差,數值顯示有沒有明… 詳全文 >
-
不明原因的暈厥、心悸或中風,往往代表有某些背後的真正原因並未釐清。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可以透過植入皮下微型心律監測器,找出真正的病因而對症治療,甚至也可找出一…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不只是衝擊肺部的疾病,1名年約70歲的周先生今年5月感染新冠肺炎,送至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治療,隨著右手掌泛白、發紫,手指甚至出現泛黑壞疽,手掌、關節僵硬無力,研判是染疫導致右手臂動… 詳全文 >
-
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對於新血管疾病更不可馬虎!據統計,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因心臟相關疾病的總死亡人數高居第二位,大部分人對心臟疾病和心臟衰竭認知不足,誤以為「累喘腫」只是正… 詳全文 >
-
1名5旬男性有左心室肥厚症狀,出現胸悶、胸痛,在三年前時心跳驟停,竟是罹患罕見疾病「法布瑞氏症」。根據研究,法布瑞氏症患者若未正確診斷與治療,恐減少20年壽命。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 詳全文 >
-
你聽過心臟瓣膜閉鎖不全,但是有聽過腦部「卵圓孔閉鎖不全」嗎?1名29歲的男性病患,突然發現右眼視力模糊,幾乎看不到,立即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檢查,診斷為「卵圓孔閉… 詳全文 >
-
43歲的張先生,半年前在外院接受過心導管檢查,卻仍有胸悶、冒冷汗、頭暈症狀,因此就醫多次,卻無法以傳統抽血、心電圖、超音波或心臟血管造影做出診斷,直到這次又發生心絞痛,才藉由血管內3D光學斷…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