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意念,能讓一個收縮壓40 mmHg、心跳只有每分鐘四十下的人活多久?身為臨床醫師,總是不可避免地遇到有一天要送手頭上的病人回家。有時候,家屬會希望我們幫助延長病人的生命過某個時間,好讓他… 詳全文 >
糖尿病又被稱為現代文明病,過去有研究指出,台灣每10個人之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不僅位居亞洲之冠,而且新增個案有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罹患糖尿病除了伴隨虛弱、疲憊等症狀外,也可能造成心血管、… 詳全文 >
根據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調查發現,超過6成感染者,曾於就醫時因感染者身分受到權益侵害;台灣愛滋病學會及台灣露德協會的感染者生活品質調查也發現,每4名HIV感染者就有一人曾因身份被拒診。在跟H… 詳全文 >
早期,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被寫入戲劇,成為男女主角必得的絕症,讓大家對白血病有刻板的錯誤認知。其實,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發病徵狀千變萬化,臺中榮總血液腫瘤科陳聰智醫師表示,唯有即時就醫、快速診斷… 詳全文 >
根據《太陽報》報導,1名俄羅斯情報人士指出,普丁已被診斷出患有帕金森氏症與胰腺癌。台灣在巴金森氏症的新藥開發居於不可或缺的地位,目前有多家醫學中心積極執行新藥臨床試驗,這項獲得多國專利的醫藥… 詳全文 >
「蛋白質脂質飲食」,是一種能抑制胰島素以避免內脂肪囤積,提升內臟脂肪燃燒效率的飲食。這套飲食法,是我在2014年11月為了糖尿病患者構思出來的,而第一個實行的人,就是我自己。結果,讓我在1年… 詳全文 >
媒體報導「全台每年30萬人打顯影劑陷失智風險」引發民眾憂心,台中榮總與國衛院共同強調,由於本研究仍有一些研究上的限制,故研究結果僅證實使用顯影劑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提升具有「相關性」,但是否具… 詳全文 >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長年久居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依據台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二型糖尿病資料顯示,台灣目前每年糖尿病發生率約16萬人,超越新生兒人數。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詳全文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我們的生活,而糖尿病患者因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免疫力較差,也是染疫後重症的高危險群,因此糖友們需落實防疫措施,日常除了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確實接種疫苗外,更要注… 詳全文 >
近日天氣轉涼,進入心血管疾病好發期,台北醫學大學教授暨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痙攣常在休息或睡眠時發作,除了影響睡眠品質外,嚴重時也可能造成心肌梗塞與猝死,需要被正確診斷並對症…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