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憂鬱症陷「試藥、換藥」考驗與煎熬!血液檢測3大目標:診斷、用藥、掌握自殺風險
衛福部統計,國人憂鬱症盛行率為8.9%,全台近200萬人具有憂鬱傾向,其中重度憂鬱症患者則占5.2%,人數約12萬多人。憂鬱症患者的用藥治療效果,卻可能因人而異。國外研究證實,透過血液檢測精神疾病病友的白血球,破解其基因定序,即可瞭解血清素、 詳全文 >
衛福部統計,國人憂鬱症盛行率為8.9%,全台近200萬人具有憂鬱傾向,其中重度憂鬱症患者則占5.2%,人數約12萬多人。憂鬱症患者的用藥治療效果,卻可能因人而異。國外研究證實,透過血液檢測精神疾病病友的白血球,破解其基因定序,即可瞭解血清素、 詳全文 >
在醫療專業與廉潔之間,能夠做到兩者兼顧,實屬不易,但臺北榮總就是有這麼一群人,默默在各自崗位上耕耘,不只醫術高明,更在廉潔操守、資源運用與醫病互動上做得滴水不漏。臺北榮總舉辦 「114年… 詳全文 >
白內障與散光是影響視力的兩大元兇,不僅讓視力模糊,甚至可能提高生活上意外風險!中壢國際大學眼科院長林鴻源醫師表示,目前白內障手術已可同步解決這兩大視力問題:患者在手術時可選擇具備散光矯正功能… 詳全文 >
一年一度端午佳節又到了,龍舟競渡、掛艾草,美味的粽子更是少不了。與親朋好友相聚一堂,共同享受這份傳統美食的同時,是否有留意自己都是如何吃粽子的呢?有沒有吃得健康均衡?還是不小心落入了許多美食… 詳全文 >
夏季高溫悶熱,不少民眾出現疲倦乏力、口乾舌燥、睡眠品質下降等不適。為幫助大家在炎炎夏日中能「喝得對、喝得健康」,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今27日舉辦《端午涼一夏:中醫茶飲保元氣》端午活動,由中醫科… 詳全文 >
台灣預計2025年8月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然而,肌少症過去多被聚焦於下肢與日常行動能力,卻忽略了一個攸關生命安全的環節——口腔肌群的衰退!中和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俊鴻醫師指出,透過搭配… 詳全文 >
衛福部樂生醫院兒童物理治療師葉倖妏表示,嬰幼兒孩童的各個年齡階段,都在經歷大腦、神經、肌肉與骨骼等生理各方面的發育。爸媽可留心孩子的發展狀況,若在足齡時未能完成某些動作,或明顯比同齡孩子慢,… 詳全文 >
近日新北市三峽發生的重大車禍,再度喚起社會對高齡駕駛議題的關注。這起事件雖令人遺憾,但也凸顯出台灣現行駕駛人管理制度確實有檢討空間。臺灣職能治療學會張玲慧監事指出,我們該關注駕駛人的開車能力… 詳全文 >
廣泛性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常常坐立難安、緊張不定、容易疲倦、煩躁易怒等症狀。烏日林新醫院身心科張君維醫師表示,對於廣泛性焦慮症的治療方式,藥物治療方面與憂鬱症類似,主要以血清素及正腎上… 詳全文 >
子宮內膜並非越厚越好,子宮內膜過厚,恐增子宮內膜癌風險!婦產科沈孟勳醫師提醒,6類子宮內膜癌高風險族群,應檢查子宮內膜狀態,以預防癌症風險。包括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具備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及肥… 詳全文 >
「肝臟不好怎麼會吐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陳家禹指出,肝硬化會讓肝臟周邊的肝門靜脈系統壓力升高(稱為門脈高壓),導致食道下段或胃上段的靜脈過度擴張,形成像水管膨脹一樣的「靜脈曲張…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