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HD恐增7大狀況發生風險!早期診斷完善治療服務,兒童發展不漏接
衛福部研究亦顯示,ADHD兒童在物質使用、焦慮、憂鬱、學習障礙、事故傷害發生、死亡率、行為規範障礙7種狀況發生的風險會增加,同時ADHD的治療改善率達80%,恩主公醫院精神科主任蔡芳茹表示,研究提醒我們:「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守護孩子未來的關鍵。 詳全文 >
衛福部研究亦顯示,ADHD兒童在物質使用、焦慮、憂鬱、學習障礙、事故傷害發生、死亡率、行為規範障礙7種狀況發生的風險會增加,同時ADHD的治療改善率達80%,恩主公醫院精神科主任蔡芳茹表示,研究提醒我們:「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守護孩子未來的關鍵。 詳全文 >
「哇!門上怎麼有企鵝,另一邊是袋鼠耶!」、「門口的彩色隧道閃閃發光,好漂亮唷!」、「這邊的大樹底下可以玩耍耶!」為提升兒童醫療環境,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的6樓兒童病房於10月底順利完成整… 詳全文 >
家扶調查顯示,未成年生育少女學歷國中以下者近七成,且懷孕期間至生育後(一年內)僅有15.29%選擇繼續就學。她是孩子、也是母親,所以,在「國際兒童人權日」前夕,家扶基金會呼籲關注兒少發展權利… 詳全文 >
兒福聯盟(以下簡稱兒盟)最新調查《2024年兒童福祉調查報告》揭露台灣兒少主觀生活滿意度持續下降的嚴峻現況。報告指出,2024年台灣學童主觀生活滿意度平均僅為68分,較2023年下降了5.5… 詳全文 >
響應每年11月17日的「世界早產兒日」,為了提升早產兒的姿勢穩定性,協助寶寶在關鍵成長期奠定穩固的健康基礎,同時為早產寶寶提供溫暖、安全的照護環境,亞東醫院新生兒科團隊推出全國首創、經專利認… 詳全文 >
早產兒出生三個月內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住進加護病房比例高達7成。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攜手早產兒基金會一齊推動「遠離RSV,按月接種加追蹤」,呼籲提升新生兒RSV的防疫覆蓋率,注射RSV的… 詳全文 >
腸病毒拉警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近一週(11月3至9日)北市門急診腸病毒就診達1,672人次,為近2年來單週就診人次新高,且近… 詳全文 >
先天性遺傳疾病黏多醣症是一種罕見疾病,新生兒出生時外觀完全看不出來,但隨著體內愈來愈多的黏多醣堆積無法正常分解時,會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損傷。馬偕兒童醫院研究團隊率全球之先,透過26萬名新生兒的… 詳全文 >
少子化趨勢讓每個新生命更顯珍貴,但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早產兒發生比例近10年成長約1.5 %,平均每10個新生兒中會有1位早產兒,巴掌天使們分秒與生命拔河。一項「早產兒認知調查」受調對象主要為… 詳全文 >
這三十年來,兒童燙傷基金會致力於燒燙傷的預防宣導,家長、孩童多能背誦課本提到的「沖、脫、泡、蓋、送」五字口訣,顯見宣傳十分有成效。為了防範兒童燒燙傷,並宣導正確急救觀念,臺北榮總舉辦「202… 詳全文 >
年齡不到30歲的辣媽「小倩」,懷孕前打扮時髦,身材玲瓏有緻,以豐滿胸部為傲,懷孕時更是雄偉,沒想到生產過後雙邊乳房下垂有如木瓜,就像60多歲老嫗的胸部,完全失去體態均勻的美,連比基尼都不敢穿…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