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兒4公分極大型心房中隔缺損!醫療團隊成功救命,寶寶康復慶周歲
心房中隔缺損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小於0.5公分的破洞多數能自行癒合,但大型缺損若未及時治療,恐導致心衰竭與肺高壓。日前在童綜合醫院兒童心臟科高崇智醫師與團隊努力下,成功為1名心房中隔缺損直徑達4公分的男嬰修補心臟的大洞,並康復出院。 詳全文 >
心房中隔缺損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小於0.5公分的破洞多數能自行癒合,但大型缺損若未及時治療,恐導致心衰竭與肺高壓。日前在童綜合醫院兒童心臟科高崇智醫師與團隊努力下,成功為1名心房中隔缺損直徑達4公分的男嬰修補心臟的大洞,並康復出院。 詳全文 >
當社會傳統都這麼教、大家也都跟著這樣做,你卻認為「好像不是這樣」,這時,就該像金庸筆下的人物一樣來破一下「框架」,試著去打破限制──「破框」,破得讓你瞠目結舌、不知所措,你才能回歸本源。 詳全文 >
老師,我的孩子都不讀書,每天只會追星,讓我很擔心…… 老師,我的孩子假日不是揪團逛街,就是看電視,怎麼辦? 老師,我的孩子常常嘟著一張臉,和他說話,一副不想搭理的樣子! 詳全文 >
「腸套疊」是腸道像望遠鏡一般相互套疊的現象,好發在5個月以上~3歲以下的寶寶身上,發生比率約千分之一~千分之四,是這個年齡層最常見的腹部急症;其中,男寶寶罹患的比率又較女寶寶高,比例為3:1… 詳全文 >
在孩子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家」是孩子們最常待的場所,也是他們在玩耍中獲取各種動作經驗與重複嘗試不同動作能力的地方。如果家長能讓各種有趣的大動作活動融入孩子日常的遊戲與生活,便時時刻刻都能讓孩… 詳全文 >
從得知懷孕起,孕媽咪就開始思考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迎接寶寶,自然產與剖腹產各有支持者,但哪個方式才是最適合自己跟寶寶呢? 詳全文 >
早產兒基金會董事暨耕莘醫院小兒科醫師鄒國英表示,一般足月的孩子成長過程都需要持續觀測,更何況是出生1501公克以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更需要持續長期的追蹤檢查。因孩子不同生命階段的發展,早產兒… 詳全文 >
流感疫情近日稍稍趨緩,但腸病毒卻來勢洶洶,儼然成為家中幼童健康隱形殺手。網路著名的「家事女巫」林素芬,特地發表預防腸病毒小撇步,示範配製稀釋漂白水與消毒玩具的方法,讓家中的幼童在更安全的環境… 詳全文 >
澳洲梅鐸兒童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發現早產兒 (premature birth)不只於出生時較易受到疾病感染,即便到了兒童、青少年時期,仍有較高的機率因感染而送醫。 詳全文 >
「醫師,為什麼我家孩子的過敏問題一直好不了?難道過敏體質沒有辦法調整嗎?」小兒科醫師王燦寶表示,受到過敏體質一直持續困擾,原因在於孩童時期經常中斷調整體質、父母錯過調整體質黃金階段,再加上惡… 詳全文 >
傳統的品德教育我們都很熟悉:列德目、舉善行、賞善罰惡、恫嚇、製造罪惡感等。但是,覺察的品格教育是更寬容、深沉、全面且持久的。教孩子「面對黑暗」、「誘惑前的覺察」和「找到平凡的喜悅」,或許更能…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