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治療後食慾不振,恐營養不足!5分鐘法則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慢性病及癌症病人經常因疾病或治療副作用導致食慾不振,難以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時候可以利用5分鐘法則,設定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小目標,例如,可以從喝一杯高蛋白飲料或吃幾口蔬菜湯開始,而不必馬上要求進食一整餐。 詳全文 >
慢性病及癌症病人經常因疾病或治療副作用導致食慾不振,難以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時候可以利用5分鐘法則,設定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小目標,例如,可以從喝一杯高蛋白飲料或吃幾口蔬菜湯開始,而不必馬上要求進食一整餐。 詳全文 >
說到最可怕的疾病,相信大家都會想到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而WHO(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有30-50%的癌症是可藉由飲食、作息習慣的調整,來降低罹癌機率,例如透過每日攝取足夠6大類食… 詳全文 >
中秋節烤肉無負擔!「一家烤肉萬家香」,空氣中撲鼻而來的焦香味,是每個台灣人最熟悉的場景和滋味。然而,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蔡毓琪營養師提醒,那些焦香味背後卻有我們不可不知的烤肉致癌陷阱!學… 詳全文 >
台灣每年新增確診的癌症兒童超過540位,其中以白血病佔大宗,男童是女童的1.2倍,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癌症關懷基金會提醒,兒童癌症有9大警徵「燒、紅、大、腫、痛,神、視、輕、白」。癌症關懷… 詳全文 >
癌症患者最需要擔心發生惡病質,可能會惡化病况,在抗癌道路上需要更多的體力,坊間傳說,癌症患者需要多吃魚油、花青素保健食品,甚至要多進補,喝雞湯與喝滴雞精能幫助增加體力。到底癌症患者真的需要這… 詳全文 >
頭頸癌為頸部以上的癌症,包括口腔、舌、鼻咽、口咽、下咽、喉部、唾液腺、鼻腔鼻竇、耳部等發生的癌症,頭頸癌中最大宗是口腔癌。研究顯示,有抽菸、檳榔再加上喝酒,口腔癌罹患率高達123倍!癌症關懷… 詳全文 >
網路謠言「癌細胞要餓死它,不能吃太營養,避免癌細胞長大」,但你知道嗎?研究發現,其實很多癌友是因為補錯營養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無法有足夠體力、免疫力承受化療的副作用以及抵抗癌細胞的侵襲,… 詳全文 >
癌症患者死亡原因約有三成不是因癌症難以治癒,而是癌症治療導致食慾不振、胃口不佳產生的營養不良。大部分癌友都曾在化放療期間有過營養不良問題,不得不中止治療,而影響治療結果與存活。台北醫學大學校… 詳全文 >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2018年診斷出14214名乳癌個案,平均約每37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柯曉彤提醒,體位過重及肥胖者有較高的乳癌罹患風險,5招聰明飲食方法… 詳全文 >
長期久坐、熬夜、習慣高油脂食物,容易造成腸道發炎,以及瘜肉性腸道疾病的產生,近期一項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飲食中攝取如蘑菇、雞蛋、牛奶,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有助於降低50歲以下成年女性… 詳全文 >
黃色的「蔬菜、水果」都含有強大的抗氧化物質。黃椒、柳橙、檸檬富含維生素C,南瓜、黃椒、杏仁則富含維生素E。「紅色食物」的紅鮭可以治療骨質疏鬆症 「胡蘿蔔」所含的紅色β-胡蘿蔔素屬於抗氧化物質…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