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旋轉肌腱病變被認為是最常見的肩痛疾病,重複性做肩部外展及過肩活動的人更是高風險族群。1名34歲男性,發現在使力上舉時,肩膀會有痠痛感,骨骼肌肉超音波下發現左肩旋轉肌部分撕裂傷,收治患者的臺… 詳全文 >
-
對於罹患先天腎臟發育異常的「馬蹄腎」患者來說,手術難度跟風險會增加;一旦又併有較大顆泌尿道結石,阻塞腎臟排出尿液出口,會使腎臟尿液無法排出,可能導致腎水腫。安南醫院泌尿科陳億聲主任醫師表示,… 詳全文 >
-
一般而言,對於BMI在32.5以上且合併代謝疾病的病人,建議接受減重手術的積極治療已是醫界共識,並已納入健保給付標準之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張安迪醫師表示,透過「胃鏡縮… 詳全文 >
-
疫情下,許多洗腎患者為了控制病情,還必需冒著風險到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會增加感染新冠肺炎風險。不過,如果洗腎患者一開始即選擇居家腹膜透析,則可遠離感染危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賴彬卿副院長分享… 詳全文 >
-
甲狀腺結節發生甲狀腺癌的機會約5%,甲狀腺結節盛行率不低,但因多數為無症狀,所以大多是在健檢時才發現。敏盛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蔡明翰醫師表示,甲狀腺結節傳統以穿刺或切片檢查,但無法靠單… 詳全文 >
-
高齡時代來臨,老化問題浮現,尤其器官快速退化是一大隱憂。在所有器官中,腎臟退化明顯,並且以慢性腎臟病惡化速度最快。一旦腎臟功能衰退,甚至走到末期,就會進入洗腎階段。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姜林文祺… 詳全文 >
-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即使打過三劑疫苗也難逃染疫,日前1名孕婦染疫身亡震驚全國,除令人心痛外,也讓許多準媽媽人心惶惶。懷孕19周的陳太太經PCR檢測確診新冠肺炎,出現喉嚨痛如刀割,根本無法進食,… 詳全文 >
-
肝癌在台灣地區十大致死癌症中高居第二位!許多知名藝人也都因罹患肝癌病逝,包括蔡頭、吳孟達、林正英等。肝癌初期不易察覺,直到患者出現倦怠、黃疸、肚子脹痛,或摸到硬塊等不適就醫檢查,往往已經是晚… 詳全文 >
-
本身患有高血壓的人,突然發生胸痛別輕忽。臨床發現,高血壓不控制,可能併發冠狀動脈心臟病而不自知,第一次出現胸痛就是心肌梗塞的病人佔25%,比例不少,而且預後都很不好!臺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詳全文 >
-
疫情大爆發,許多患者都選擇待在家,儘量少出門,甚至連醫院例行追蹤檢查也自動取消。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吳瀚庭物理治療師提醒,對於原本即患有脊椎側彎正在發育的學童來說,建議在家可以選擇室…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