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性肠道疾病中治疗非常棘手的克隆氏症,也可以说是肛门的杀手!患者因疾病侵犯直肠或肛门,会伴随一些肛门的合并症,例如肛裂、廔管、脓疡等情形。克隆氏症盛行率大约为每10万人口有2人,近几年确诊人数有越来越多趋势,提醒患者一旦有症状出现,要提高警觉性,及早就医院诊断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疾病。
10年前,1名男大生出现频繁腹泻,体重从原本98公斤爆瘦剩50公斤,之后发生肛裂和肛门廔管,一时未查出病因,直到23岁膀胱长出廔管、小便尿出菜渣,进一步检查才确诊罹患“克隆氏症”。后来切除30公分小肠、装设肛门造口和长期使用生物制剂,不但完成大学课业,目前工作也十分顺利。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副院长吴登强表示,“克隆氏症”与“溃疡性结肠炎”为难兄难弟,都是发炎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简称IBD)的一种。发炎性肠道疾病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容易与大肠激躁症混淆,因此常被患者所忽略。大部分患者就医一年多后才确诊,且确诊时小肠往往已经溃烂一大半。
而克隆氏症主要症状是发烧、腹痛(尤其右下腹)与腹泻;部份患者因疾病侵犯直肠或肛门,会伴随一些肛门的合并症,包括:肛裂、廔管、脓疡等情形。此外,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患者会有肠道出血现象,虽然都不严重,但却会反复发生。根据健保署资料,目前台湾领有重大伤病卡的克隆氏症患者约1278人,有增多的趋势。
中断注射给付生物制剂 恐有再复发和恶化的风险
针对克隆氏症的治疗,如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药物包括:抗发炎药物、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为主,对于传统治疗无效的成人中度至重度克隆氏症,目前可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台湾发炎性肠道疾病病友会会长杨式光表示,虽然台湾健保针对克隆氏症的生物制剂有给付,但台湾健保仅给付54周,病情稳定后即会取消,直到下次病况又恶化,才有机会重新申请。
杨式光会长表示,克隆氏症在自体免疫疾病中属于病程进展快速的疾病,倘若中断注射,恐怕会有再复发和恶化的风险,使得未来的治疗又会更艰辛。台湾发炎性肠道疾病学会和台湾发炎性肠道疾病病友会呼吁,随着台湾发炎性肠道患者增加,期盼台湾健保署能放宽生物制剂的给付规定,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