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来,饱和脂肪一直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许多人都被告知要尽量避免摄取含有饱和脂肪的食物,例如肥肉、奶油、乳制品等等。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饱和脂肪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反而是反式脂肪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导指出,据20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有约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为了降低这方面疾病的死亡率,各国政府常宣导要民众减少摄取乳制品或含饱和脂肪的食物。
研究:饱和脂肪食物无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机率
然而,刊载于「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上,由英国剑桥大学发表的报告中,统合了18个国家、72份共包含60万名受试者的研究文献,分析研究后发现,以往认为对身体有害的饱和脂肪食物,例如起司、奶油、肥肉、饼干、蛋糕、香肠等,事实上可能没有大幅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此外,一般人认为的Omega-3与Omega-6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健康一说,研究中也指出,唯独鱼油中的Omega-3才有明显降低心血管风险,至于一般的Omega-3、6补给品,则不一定有如此助益。
反式脂肪比饱和脂肪更危险
比起动物性饱和脂肪,经过人工部分氢化过后的植物油,产生了更不利健康的反式脂肪,导致心血管的机率是动物性饱和脂肪的3~5倍,且人工反式脂肪还会提高人体血清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LDL)与三酸甘油酯(TG),还会降低能净化动脉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HDL)。
研究人员表示,顾好心血管健康,最基本的方法还是要靠戒菸、多运动、均衡三餐饮食等,这一些听起来老套却是最有效的日常保健法,而不只是着重于可不可以吃含饱和脂肪的肉类单一的原因,仍须再进行大规模的临床实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