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开工第一天,心情还停留在春节假期中,不想上班上课、精神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吗?小心「年假症候群」找上身!医师表示,患有「年假症候群」的民众不用急着接受治疗,但如果假期后超过1周仍有倦怠感或失眠等症状,则需进一步寻求专业医师协助。
今年年假假期长达9天,有的人生活作息完全脱轨,通宵达旦的上网、打牌与玩facebook,完全不受约束,等到假期结束后的上班时间,因生活作息一时调不回来,便有可能出现精神倦怠、注意力无法集中、失眠等「年假症候群」症状。
童综合医院心身科主任黄湘雄表示,会出现「年假症候群」的原因,在于人们放长假时无须受到工作或其他约束的压力,容易让人松懒,生活步调脱序,引发大脑分泌荷尔蒙、褪黑激素等异常现象,因此容易出现一些症状如赖床,不想上班,做事无法专心、烦躁不安、容易紧张、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甚至有人出现肠胃机能障碍、食欲减退等生理方面问题。
黄湘雄医师指出,要避免出现「年假症候群」的方法,应维持日常的生活作息、不要熬夜打牌、玩电玩或上网至半夜才上床睡觉,用餐务必三餐正常,饮食均衡,并随时保持身心愉快。
一般来说,假期结束前先调适生活作息,调整时差,避免暴饮暴食,约3天后即可减少倦怠感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回复成正常上班上学的状态,因此并非每个患有「年假症候群」的民众接需接受治疗。不过,黄湘雄医师提醒,如果收假后超过一周以上仍有精神困顿或失眠等症状时,还有原先即患有焦虑或恐慌症者之症状加剧时,需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甚至服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