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总统立委投票日倒数计时,随着选情剧烈变化,不少热中于选举的民众因无法调适选情瞬息万变的压力,陆续出现「选举症候群」,睡不成眠、食难下咽、紧张焦躁等,严重者触发躁郁症和妄想症的压力阀,加深情绪障碍。
平日沈默不善于社交的林先生,看完第一场总统电视辩论后情绪骤变,出现躁郁症症状,情绪变得激动易怒,遇人就拉票,并大肆批评敌对候选人,而且随着投票日越发趋近,心情异常激动,说话音量不断增大。
精神科医师林佳琪表示,「躁郁症」又称为「双极型情感性精神症」,是「躁症」和「郁症」的总称。如果情绪过度高昂、急躁,即为「躁症」;如果情绪过度低落、郁闷,就称为「郁症」,临床上发现出现过躁症的患者,多半也会在某一时期出现郁症。躁郁症会周期性的呈现躁症或郁症,但两次的发病期间,患者却与常人无异,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躁郁症患者,躁症发作时情绪处于高度亢奋、体力旺盛、焦急暴躁状态,而且变得特别喜欢讲话、外向热情,自认为有超人的能力。可是选举结束后,社会氛围激情不再,失去生活重心的患者反而变得整天郁闷不乐、沈默寡言,凡事都提不起兴致,态度悲观消极,严重时会出现自杀的念头。
另一位有妄想症病史的陈小姐,原本的病情已经获得控制,近来却因所认同候选人民调数字不尽理想而复发,担心国家即将灭亡,家中电话和行踪被监听和跟踪,甚至担心会对她不利,因此整天足不出户,埋首研究逃亡路线。
林佳琪医师表示,选举创造的社会氛围创造的社会氛围也是种无形的压力,对于因选举症候群而发作的躁郁症和妄想症患者,首先可以减少接触选举资讯,远离压力源,并藉由运动或休闲活动转移注意力,慢慢地导回正常心理状态。如果病情严重,应即时谘询专业医师,处方稳定情绪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