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如果调适失衡,有可能出现忧郁倾向。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女性一生中至少得到一次重度忧郁症的机率是25%,男性是15%。而美国去年就有约1千多万成年人服用抗忧郁药物。除了忧郁,失眠问题也很严重,因此有人加重服用安眠药。如果抗忧郁剂与助眠剂两者同时过量服用,就有可能引发其他副作用,其中包括眼睛干涩或不适,严重甚至造成干眼症。(影音/摄影记者黄志文)
一名24岁的蔡小姐,因去年毕业后始终找不到工作,长期经济压力和负面情绪,让她罹患轻度忧郁症。加上社会一些负面新闻不断,让她病情加重,除了吃抗忧郁剂外,每天还要搭配5颗助眠剂(stilnox)才睡得着。没想到眼睛出现干涩、刺痛,差点睁不开,最后因视力模糊,吓得赶紧到眼科门诊就诊。
台北康宁医院眼科李文浩医师表示,近来眼科门诊也出现大量干眼症患者求诊,基本上分成二大族群,一为经济面压力,服用抗忧郁药或安眠药导致的干眼症。另外就是低头族,习惯在捷运或公车上使用3C产品,长期眨眼次数减少,而使脂质厚度不足,泪液蒸发过量,导致干眼症。
过去干眼症患者普遍出现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更年期妇女,但最近则出现很多20到30岁的年轻族群,且患者人数激增3成以上,除了和长期使用电脑及手机有关外,普遍服用抗忧郁剂和助眠剂也是其中主因。
服用抗忧郁剂或助眠剂会导致干眼症的原因,主要是神经传导物质经常在突触裂隙内移动,同时传导讯息,其中心情、意愿、不安、兴奋等讯息传达有关的是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而抗忧郁的三环、四环、SSRI、SNRI等药物都是作用在阻止上述再吸收,但是同时乙醯胆硷和组织胺也受到抑制,产生副交感神经阻断作用的后遗症,如嗜睡、视力模糊、口干舌燥及干眼症。
李文浩医师提醒,民众如果有眼睛干涩、痒、刺痛、灼热感、对外在刺激敏感及短暂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尽快就医由医师进行诊断,以便及早治疗。切莫自行至坊间购买眼药水或人工泪液治疗,导致结膜角质化,让干眼症病情加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