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6/25 上午 10:00:35

一瀉千里!持續6週以上成慢性腹瀉

(關鍵字: 王志堂 , 腹瀉 , 拉肚子

究竟什麼情況叫做「拉肚子」?每個人排便習慣差異很大,大便的形狀、軟硬也不同。正常人的排便可以由一天三次到每週三次。當排便次數比平常顯著增加,且糞便成液體狀時,那他就是「拉肚子」了,也就是「腹瀉」。

拉肚子的類型大致上可分為三種,包括急性、慢性和機能性。
拉肚子的類型大致上可分為三種,包括急性、慢性和機能性。

腹瀉可分為急性與慢性。發生時間在6週以內者為急性,持續6週以上者為慢性腹瀉。

感染是急性腹瀉的常見原因。感染各種微生物時會刺激腸道使其蠕動加快,水份來不及吸收,有時是因為腸道受到刺激,分泌大量的水份,糞便在腸道通過的速度加快,頻繁地排出含大量水份的液狀大便,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急性腸炎」。

微生物最多的是病毒和細菌,病毒感染以小腹為主,表現以大量水便為主,同時並有噁心、腹痛的症狀。細菌感染則以大腸為主,大便含水量較少,糞便中可能含有黏液或血跡,噁心情形較少,但有下腹痛。

另外,食物或飲水中的毒素也會造成腹瀉,這是食物中毒的原因。毒素造成的腹瀉症狀發生較快,由吃入不潔食物到症狀發生,只有幾個小時左右。許多藥物會刺激腸道蠕動而產生腹瀉。許多東方人因缺乏分解乳糖的酵素,喝了牛奶或乳製品也會腹瀉。

慢性腹瀉的原因則是某種因素長期刺激腸胃蠕動所致,感染也是原因之一,例如結核菌、寄生蟲,原生動物等。但大多數慢性腹瀉則是由於大腸本身的病變,如大場內腫瘤、慢性炎症反應、腸道缺血。其他如小腸、肝、胰發生問題而產生消化不良造成腹瀉。藥物也會造成慢性腹瀉。內分泌系統毛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一些神經系統的疾病也會造成腹瀉。

另有一種「機能性腹瀉」,病人長期拉肚子,可是尋遍名醫,也接受各種檢查,卻找不到原因。這類病人大腸結構正常,由於情緒、壓力加上大腦的思緒影響體內各系統的運作而產生腹瀉,考試前的腹瀉就是一例,或是壓力、緊張就會引發腹瀉。

治療上,急性腹瀉如果是由病毒、細菌感染引者,常會自行痊癒,是當地補充水份及電解質。若有脫水、發燒或便血,就應儘速就醫,若持續數日或病情更嚴重也應找醫師診治。慢性腹瀉者就需先找出其病因而後對症治療。消除壓力,紓緩情緒則是機能性腹瀉者有效的輔助治療。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