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為了確保民眾安心吃應景粽,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日前督導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加強稽查轄內店家銷售的粽子製作環境、過程和粽子內餡,並於今16日公布稽查結果,發現餡料不符衛生標準規定者有29件,包括15件菜脯過量添加防腐劑、12件蝦米的漂白劑二氧化硫超標、1件豆瓣醬違反不得添加甜味劑「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的規定,以及1件菜粽被檢出超標的大腸桿菌群。
食管局本次公布的稽查樣本,涵蓋全國各縣市的小吃店、粽子商行、大賣場、傳統市場、老街和製造工廠等299家業者,其中2家不合格者,經地方政府衛生局複查後已符合規定。同時,為確保粽子內餡食材符合衛生標準,抽驗各式醬類、蓮子、花生、蝦皮、蝦米、菜脯、筍乾、香菇、栗子、粽葉、粽子、魷魚等食材共計1032件,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大腸桿菌群、甲醛、二氧化硫等項目,截至6月 14 日為止,統計合格率約97.2%,另有29件不合格。
29件不合格材料中,菜脯(蘿蔔乾)15件佔最大比例,其檢出的防腐劑苯甲酸多介於1.672至4.404 g/kg,超過衛生標準(1.0 g/kg);其次為蝦米12件,檢出漂白劑二氧化硫介於0.23至1.06 g/kg,超過衛生標準(0.1 g/kg);新北市瑞芳聯合社的不辣豆瓣醬則被檢出含有增加食物甜味的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違反不得檢出的規定;高雄市店家「北港肉粽碗粿」販售的菜粽則為大腸桿菌群超標。詳細資料,可上衛生署網站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p01.aspx?classno=25&levelno=1&docno=84980查詢。
對於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的業者,各地方衛生局將依法要求限期改善或開罰,但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仍提醒民眾,選購包粽材料時,應詳加檢查,例如避免購買外觀呈現不正常紅色的蝦米;粽葉應含有淡淡青草味卻不嗆鼻;避免購買來路不明之散裝產品,改而選擇低溫冷藏或包裝良好,無發霉腐壞之蘿蔔乾等醃漬、醬菜類食品。